这绝对是最不拖沓的爆米花电影之一,乔丹·沃格特·罗伯兹不但很精准的抓住了“打怪兽对决”的要素,也能让人看出他在这样的爆米花电影中对于深刻故事的表达欲望。
第一,电影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交代故事和主角的背景,而是直接利用两个“二战飞行员”流落到骷髅岛开场,让情节铺垫迅速到位。在有限的时间里,变着法的让金刚打各种怪兽,暗中也一直酝酿金刚与“骷髅爬虫”的复仇之战。包括期间孤礁牛魔、长腿母怪、沼泽巨鱿章、孢子螳螂巨怪、伊卡洛斯之翼等各种怪兽的突如其来,让全片都透漏着一种暗藏杀机的恐怖感。尤其是最终的“单挑”,他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让你爽到爆。
第二,没有故意刻画金刚和人类的之间的羁绊,金刚手捧女主这样的梗都是点到即止,只是致敬般的让女主触碰了下金刚的大鼻头。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互动,又避免了无病呻吟的尴尬。关于金刚的兽性、地位、甚至情感则是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现的。比如“生吞大章鱼”,拯救压在直升机下的大水牛,以及跟抖森和布丽拉尔森在山顶的对视。
第三,尽管拥有“腐国男神抖森”、“神盾局长尼克·弗瑞”、奥斯卡影后布丽·拉尔森、“中国未解之谜景甜”这样强大的卡斯阵容,《金刚:骷髅岛》并没有因这些明星效应给喧宾夺主。反之,强大的演员阵容更多的是作为人类一方的观点阐述者,为金刚这一虚拟人物做好背景交代。
第四,金刚终于有了一套像人类一样的“族谱”,通过从“二战老兵”和岛上原住民处得知,金刚是个幸存下来的“孤儿”,而他的家族均因为保护骷髅岛的原住民和草食动物而被骷髅爬虫灭门,自己虽然还处于“青春期”,并且还在长个儿,但毅然扛下了作为骷髅岛守护神这一职责,这给金刚的存在价值增添了不少伟大的特质。
《金刚:骷髅岛》不仅懂得怎么顾全大局,还会思考怎么让电影变得更好。
映射时代的反战思考,也是最适合《金刚:骷髅岛》的时空背景
第一,《金刚:骷髅岛》看似和“越战本身”没什么关系,但电影的背景设置在1973年,也就是美国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议上签字的那年。从电影开头兰达去找议员时,电视机里正放着人们举着牌子欢呼“越战”结束。到通过士兵之间的聊天感受到他们对回家的渴望。以及流落在骷髅岛的二战老兵说,他和那个日本兵在战时杀得你死我活,可脱离了战争,他们就成了兄弟。反战这一概念贯穿整片。战争让人们被迫卷入各种冲突,但冲突之后又要想办法回到正常生活。
第二,就是塞缪尔·杰克逊代表的主战派。尽管“越战”在很多美国人眼里都是一场意义不明,死无数士兵也打不赢的战争,但在他眼里,“越战不是输了,只是不打了。”从接受这个任务时的兴奋,到以金刚为假想敌,不惜一切想要灭掉金刚,甚至根本不顾金刚的死亡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灾难,其实他只是不愿正视越战的失败,想要在一场新的战争中得到救赎。
第三,70年代是个“很特殊的时代”,除了“越战结束”,对未来的一片迷茫加重了人们对未来的探索。人造卫星第一次俯瞰地球就是70年代初的项目,这个用来作为“地球测绘”的项目,便被设定成了发现金刚老家骷髅岛的原因,是科学与神话能够共同生存的最后一段时期,也是最适合《金刚:骷髅岛》的时空背景。
第四,片中白白牺牲的军人小哥所说的那个故事:“很多时候,如果不是你主动去寻找敌人,那他根本不存在。”除了在隐喻反战,更是在敲击人类肆意破坏掉大自然和生态平衡。某些看似“庞然大物”的威胁,实际是被自己逼出来的。作为自然界最高智慧的人类以猎人身份闯入了骷髅岛的食物链,在那里,猎人不只被猎,还成了岛上怪兽们的食物!比起作死,最为核心的观点是,人类总是不断的在为自己的自负买单。反之,在《金刚:骷髅岛》的设定中,作为神一般存在的金刚从来没有试图踏足人类都市,去打破人类社会的宁静。
影片中巨大沉默的怪兽在他的怒吼下有一颗让人喜爱的内心,这可以用来形容电影里那只巨型猩猩,也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