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学习心得体会三: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九时,我和支部党员同志在会议室集中收看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会场里悬挂着的巨型条幅是这次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分13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聆听了总书记报告,我心潮澎湃,精神振奋,眼前展现出美丽中国至本世纪中叶发展的美好蓝图。十九大报告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在于“新”——大到报告中的新时代、新矛盾、新理论、新征程,小到诸多细节之处的“新”表述,都让我看到新意。整体报告有四大“新意”,其一是对“新矛盾”的论断。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矛盾判断所作的首次重大调整。这一判断是蕴纳深厚历史内涵和丰富时代创见的结论,将对今后若干年的国家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在“新矛盾”判断的基础上,报告界定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第二大“新意”。这一全新发展阶段是十九大的理论根基,也是新时期建设的重大理论基础。在厘清“新矛盾”、划分“新时代”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理论”,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第三大“新意”。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富起来的阶段,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强起来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实践予以理论升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还概括了为新理论提供支撑的基本方略,将其概括为14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很多提法实际上是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经验的结晶,且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特色鲜明。以“新理论”为指引,中国共产党勾画了“新征程”。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新矛盾”“新时代”,到“新理论”“新征程”,报告的上述新概括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新思维应对问题,也意味着创新性举措将接踵而至。报告中频繁出现“新”字,既有对全局和重大根本性问题的新判断,也有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问题上的新提法,真可谓“亮点纷呈”。
收看完开幕式会议,我又反复在网上阅读《报告》,细细品味《报告》,领会《报告》精神,越发感觉《报告》新,蓝图美,方向明,举措实。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我们应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怀有强烈期待和信心。更多相关心得体会范文,喜欢就一起阅读吧!www.qiuyu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