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自我介绍

2024最新《观察物体》数学教案(通用12篇)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24-05-08 19:03:07 热点:《观察物体》数学教案,2024最新《观察物体》数学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物体》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观察物体》数学教

2024最新《观察物体》数学教案(通用12篇)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物体》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


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师分别出示三组物体照片:电话、手机、手电筒。以下是一组图形照片。)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猜一猜”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引入: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他们就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板书:观察)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讲神探小故事,声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不见了,是谁偷了药?

3.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

4.“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

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板书:推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如果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

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

6.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上面

正面

左右面

7.如果降低高度,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

8.课间小歇:欣赏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古诗,进行美育教育,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教学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险小虎队”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冒险小虎队” 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小洞。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画了古董的形状:

A B C

2.出示例2。

(1)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动手操作。

(3)汇报,小结。

三、巩固新知

1.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状?

2.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状?

3.这是我看到的两个物体的一个面,它们可能是什么形状?

4.画一画。

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组同学猜猜这组物体是什么。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还学会了推理。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这几个实际动手操作的练习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1、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

玩具恐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一只小猫。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生:原来是只斑马。

出示第三幅图。

生:原来是喜羊羊。

出示第四幅图。

生:是飞机的侧面。

2、师:有什么感受?

生: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并介绍玩具恐龙。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恐龙(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恐龙是什么样子(藏起恐龙)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恐龙。

2、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恐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恐龙)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

3、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恐龙的前面(这时把恐龙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4.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恐龙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恐龙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6、师:把恐龙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恐龙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7、观察数学书。

(1)请组上同学把数学书立着拼在一起,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数学书和笔盒。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笔盒,放在书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做一做

2、说一说下面物体各部分名称及形状是什么?

3、观察物体并画一画。

4、连一连。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3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想听吗?

故事发生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一棵树上,看到地上有一个大大的蛋。然后它就想这个蛋孵出来会是什么动物呢?正在这时,这个蛋壳破了,出来了一只小恐龙。可这只小恐龙急着要找妈妈,它问小鸟:“你知道我妈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吗?”小鸟告诉它:“你妈妈的腿长的粗粗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恐龙根据小鸟说得话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

(能。那我们来看看小恐龙找到了妈妈没有。小恐龙往前找,真的被它找到了腿粗粗的动物。可是它妈妈吗?那小恐龙为什么会找错呢?)

(不能。为什么不能?)

只有认真观察物体了才能找到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应该如何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恐龙

1、老师把恐龙的模型带来了。请你说说这恐龙到底是怎么样的?

(说说恐龙的特征。)

2、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其它同学还看到了哪幅图片的?你为什么会看到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看到不同的图片还有吗?你为什么看到的是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老师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起立过的。那你看到的是哪一面的呢?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个图?

3、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看到的那个面说清楚了。现在,全体起立,请每小组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向前进一个位置。再请你观察一下,现在你看到的是恐龙的哪一个面?

为什么和前一次看到的面不一样了呢?

(板书:位置变了,图像也变了)

4、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请你坐回自己的位置。把你们组的小恐龙拿起来,转一下,请问现在你看到的面和第一次看到的面一样吗?

现在你们的位置又没有变?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板书:物体转了,图像也变了。)

5、同学们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还会动脑筋。就在我们观察恐龙的同时呀。电脑里有几个小朋友也在观察恐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它还带给我们一个问题。谁能来解决呀?

为什么小亮看到的是正面?小明看到的是侧面?小红看到的是后面?

(二)、观察书本。

1、你们真厉害。小恐龙呀觉得这观察物体太好玩了。于是他就拿了一些书来观察,你们能观察吗?

先请小组里的同学把数学书绑成一捆竖起来,摆在桌子的中间。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的是哪个面?为什么?

2、你看到是哪个面?为什么?

3、我们去看看小恐龙他们的观察的怎么样了。(出示做一做)

6、你能给他连一连吗?

7、同学们有没有一点累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点到哪一个面上,就请小组里的同学站到能看到这个面的.那个方向,听清楚了吗?好,看看哪个同学反映最快。

(三)、观察汽车

小恐龙得去找妈妈了。小亮他们带着小恐龙往前走。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什么了呢?

1、汽车。

对,汽车。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看到的各是哪个面?

2、小明和小亮为什么看到的是同一个面?

(板书:位置相同,图像相同)

3、那如果小恐龙要看到的是侧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想看到后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

4、我想小恐龙了一定在为我们同学这么精彩的发言而感到开心。

我们看了这么多物体,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观察雕塑。

小恐龙在小亮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妈妈,而且还来到了我们学校。看,他们来到了校门口。刚到校门口,小恐龙就被一样物体给吸引住了,你们认为是什么?

1、对呀。它被我们学校那美丽的雕像吸引住了。

这是小恐龙看到的几幅图片。你认为这几幅图小恐龙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2、如果小恐龙想到我们教室里来,他们要经过哪两个面?

如果到报告厅的话要经过哪两个面?


三、小结

小恐龙跟了我们一节课,你想小恐龙会对你们说点什么呢?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

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玩具熊猫、照片、学生带的各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好吗?很简单,请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吗?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向右转,请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朵。请一位同学和老师握一握手,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的右手和你们的右手在一个方向上吗?(生答)请一位同学站在老师的右边,请另一位同学拉着我的左手,现在我们一起挥挥我们的右手,一起伸伸我们的左脚,现在请把手在你们的胸前击两下,请把左手拍拍后脑勺,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根据图片判断观察的角度不同(P57,做一做)

出示四本数学书前、后、左、右四面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观察者的角度,并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判断的?说完之后,请小组把四本书按照书上所示合在一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找出相应对应的面。


三、巩固拓展小姐(以盲人摸象的故事进行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占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知识梳理练习卡、若干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从故事《盲人摸象》引入。

二、预学目标。

根据预学目标,自学课本第13页。

1、试观察一个物体,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拼摆的物体,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来。

三、知识梳理。

1.摆一摆,看一看,再连一连。

2.观察下图,画一画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四、展示交流、回顾课本。

五、尝试练习。

1.连一连。

2.连一连。

3.画一画。

4.小组活动。

①各小组的组长用小正方体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

②各小组的同学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你们小组拼摆的立体图形;

③跟你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平面图形;

④各小组的组长安排你们组的同学,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每人画一个即可)

六、拓展思维

下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猜一猜可能是什么样的?可以用小正方体摆一摆。

七、课堂总结。

八、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前面

上面

左面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6


一、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2~33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这部分内容,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生活场景,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中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想象,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物体或几何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观察活动的过程,培养乐于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投票箱及相关的图片或挂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学生按小组各准备投票箱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若干个。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学生:想(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从不同角度观察餐桌铺垫)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这里有一张餐桌的图片,想让大家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说说它是什么样的餐桌?(出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片)

学生观察思考,原来是这样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新课出示主题图

1、指一指

(出示教具“投票箱”放在讲桌上)师: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指明学生上讲桌来指一指。

习惯上:我们把写着“投票箱”三个字的这一面叫作前面;和自己右手方向一致的这一面叫作右面;朝上的这个一面叫作上面。

2、认一认

师提问: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投票箱,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有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一看。

学生观察,老师同时指导(观察物体的某个面,要正对着这个面进行观察,并把看到的样子记在头脑里。)

3、小组活动

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往右的方法后,组织分小组观察。

师: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依次排队轮流观察。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投票箱,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会和感受这个过程。教师巡视。

一次出示教材上的三幅视图,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师: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观察物体的'某个面时,要正对着这个面进行观察。

(三)练一练

1、活动

要求:把文具盒放在桌上,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

(像长方体这样的物体,通常要根据物体的摆放位置确定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小结:我们把朝着自己的这一面叫作前面;和自己右手方向一致的这一面叫作右面;朝上的这一面叫作上面。

2、正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长方体呢?

先让学生指一指前面、右面和上面,在说说每个面的颜色。

(设计意图:观察活动前,让学生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是下一步顺利组织观察活动的前提条件;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活动的积极性。在观察活动中,指名示范观察方法,为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观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顺序展开观察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有保证了观察活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观察活动后,让学生回顾观察活动的过程,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有利于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我爱挑战

学生自己先完成。

3、用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先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再说说看到的分别是下面哪种图形。

4、回家看看电视机和电饭煲,他们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八、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九、家庭作业

练习六

4、回家看看电视机和电饭煲,他们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十、教学设计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前面:正对着自己的这一面叫作前面

右面:和自己右手方法一致的这一面叫作右面

上面:朝上的这一面叫作上面十一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主要是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的物体。教材选择投票箱作为观察对象,从指一指、认一认、说一说以及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观察物体的方法。在指一指时,我大胆让学生指,在指右面和上面时,学生不知道右面和左面,我通过让学生举起右手的方法去帮助辨别右面;在看上面时,纠正要站在前面去看。在认一认过程中,我让一个学生示范去观察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这时学生会出现观察的方法不正确,及时去纠正要正对着去观察,然后我又示范;后面让学生活动,让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使学生都体会这个过程)。

从这节课的过程看,教学效果可以,学生体验丰富,教具丰富。


不足之处:

1、时间分配需要掌控。

2、知识点有一点小错误。

3、语言还需提高。


改进措施:

认真深研教师用书,抓住重要的字眼。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画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

2、发展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欣赏数学美。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计算组合物体的组成个数。

2、能画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组合物体的三个角度的平面图计算组合物体的组成个数。


教学准备:

若干个小正方体状的积木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

学生自主发言。

一座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同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建筑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下图中大家看到的三张水立方的.照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师:构成这些组合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大家会怎样数呢?

生:可以从前往后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

师:嗯,大家的方法都很好,我们看这三个组合图形都是两层结构,那我们可以分层来数。

生:第一个图形上层有1个,下层有4个,所以总共有1+4=5个。

师:第二个图形有几个小正方体呢?

生:上层有3个,下层有5个,总共有3+5=8个。

生:哦,我知道了,第三个图形上层有1个,下层有5个,总共有1+5=6个。

教学准备:老师先用积木块搭好结构,便于学生观察。

师:首先,我们从正面看,你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生:我看到了上面有一个正方形,下面有三个正方形。

师:能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吗?

学生自主画图,老师指导。

师:现在,我们换个方位,从左面看,你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生:我看到左边有一个正方形,右边有两个正方形。

师:请大家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出来。

师:从上面看,会看到怎样的图形呢?

生:第一行有三个正方形,第二行有一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可以动手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例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画下来。

教学准备:老师先用积木块搭好结构,便于学生观察。

教学安排:分三组学生分别完成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组合图形,然后分别画出所看到的图形,最后组与组之间交换评判。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手上有10个积木块。

教学安排:同学们可以先试着对照从三个角度所看到的平面图,动手摆积木块,然后来验证从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图形是否符合题目。

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我们可以猜测上层至少有1个,下层至少有4个。

生: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我们可以知道后排至少有1个,前排有4个。

师: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我们可以确定后排有2层,也就是2个小正方体,前排只有一层。

生: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个组合图形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手上有10个积木块。

教学安排:同学们可以先试着对照从三个角度所看到的平面图,动手摆积木块,然后来验证从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图形是否符合题目。

师:先跟大家介绍下,主视图就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师:从主视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有三层,左边至少有3个,右边至少有1个。

生:从左视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分两排,后排至少有3个,前排至少有1个。

师:在俯视图中,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几何体前排只有1个,后排有4个。

生: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个组合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

三、课堂总结从正面看→主视图;

从左面看→左视图;

从上面看→俯视图。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玩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形,问学生最都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怎么办?

2、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同意谁的结论?

生:他们四人都不对,因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师:对呀!这四个人得到的结论都不是全面的。为什么呀?

生:他们四个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师: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要全面的去观察这个物体,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综合无分析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物体

(1)出示闹钟,(放在学生中间)分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

(2)学生活动,观察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物体形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我在闹钟的前面。

生2:因为我在闹钟的后面。

生3:因为我在闹钟的左边。

生4:因为我在闹钟的右边。

师:我们每一个人只看到一种结果,你相信别人的结果吗?真是这样吗?

学生交换位置观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观察位置)

(3)师:通过刚才的不同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没一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没一个物体都不一样,有好多形状。

师:是这个物体不一样吗?

生:不对,是我们人看的饿位置不一样。

师生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

(4)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说一说图中恐龙的三个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三)应用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角度观察。

(出示茶壶四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2、小组活动进行观察

67页“做一做”中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

(四)巩固新知:

1、每个学生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自己的玩具,说一说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请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状)”

2、小组活动巩固知识:任选小组成员中的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中间,说一说从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样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B: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五)应用总结:

师: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个人的说法对吗?他们四个人怎样说,才是正确的?

生1:应该说:“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应该说:“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应该说:“大象的尾巴像一条蛇。”

师:你们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师:他们如果这样说,你还笑他们吗?

生:不笑了,他们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说的。

(六)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同学们好吗?

2、如果让你去观察一个物体你用怎样的方法观察呢?

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对的,对一个物体应全面的观察。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10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4)课间小歇: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恐龙,你们想不想到恐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呀?看看恐龙都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恐龙电影场景片段。)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生1:那些小恐龙真可爱,我都想养一个。

生2:恐龙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做一做

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2)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3)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设计说明: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巩固阶段,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把教材的练习1进行了改造,使得新课教学以恐龙为主线展开。并且以好人好事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1、实地观察。

教师:老师还拍下了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雕塑)我们学校的雕塑漂亮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观察物体。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学校的雕塑吧!(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雕塑。)

2、操作实践。

教师:咦,还有几张照片,老师想起来了,不小心撕坏了就在你们的桌子上,你能帮助老师把它拼出来吗?就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根据刚才观察到的雕塑的样子把它们拼好!(学生两人一起拼图。)

提问:这张照片拍的是雕塑的哪一面,是站在雕塑的哪一面拍的?

生1: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正面,站在大门口拍的。

生2: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侧面,站雕塑的侧面拍的。

3、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12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从不角度观察恐龙的各种活动,从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太零散,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表象。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创设多种观察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并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②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建构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在创设情境、观察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大恐龙一只;课件一套;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在课室内四个方向围坐。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

3、本课的各教学环节都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学素材,意在让孩子感悟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4、在“课间小歇”环节中,播放恐龙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运用“拍手”、“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新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也不同,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练习时,创设了猜一猜和拍照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

2、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仅指向课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节课我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学、观察本校的教学楼、碉塑、钢琴照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4、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品行优秀的人。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为祖国作贡献。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性。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