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刻苦读书是从小到大不只是父母,老师告诫我们的事情,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小编收集整理一些
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以为珍藏,借以勉励。
1、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
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经》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圆木警枕
出自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北宋司马光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 ,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
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
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 ,做官之后反而更 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
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
,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
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3、程门立雪
出自《宋史·杨时 》:“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
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
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
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程门立雪其实主要用于尊师重教的含义。
除了以上的外,还有含刻苦的成语如下:铁面枪牙、宵旰攻苦、衔胆栖冰、枕戈饮胆、冬寒抱冰、夏热握火,但已基本与
读书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