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主人公故事典故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17-04-25 10:37:05 热点: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主人公,典故

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主人公的故事典故,提起百步穿杨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感到陌生吧,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关于百步穿杨主人公的成语故事,大家一起看看吧!

   QQ截图20170427085209.jpg

成语故事百步穿杨主人公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百步穿杨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和名将,秦国的白起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年,白起带领秦国军队去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获悉白起要攻打魏国后,非常的着急。他知道,靠魏国的实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为了魏国的存亡,苏厉想尽了脑筋,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要想保住魏国,不能硬来,只能采取一些办法让白起退兵。

  有一天,他很早出发去朝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周朝的中央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一听,赶紧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周天子问:“派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这能行吗?”于是苏厉把自己想好的计策告诉了周天子,周天子一听觉得可行,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营中后,按照苏厉的吩咐给白起说:“白将军,你能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白起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来劝战的吗?怎么讲起故事来了?”

  使者说:“将军先听我讲完故事好吗?”

  白起说:“既然来了,就请讲吧!”

  于是使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楚国襄阳郡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由于两人的箭术很精,都互相看不起对方,都说自己的箭术才是最准的。

  有一天,两个人又比上了,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说:“请多多指教!”

  养由基微微一笑,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潘虎一听他要射一百步外的柳叶,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养由基说:“你等着瞧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箭术惊呆了。

  潘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箭术。于是,他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他想: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运气罢了!

  养由基向前走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潘虎看到这种情况,大声惊呼:真是好箭法啊!在场的人在惊呆了一下之后,都发出了喝彩声。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喂,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一听,心想:此人口气好大啊,于是,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养由基问:你说怎么保持呢?那人说: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问来使:“你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使者说:“白将军可是百战百胜的人啊,难道你不想保持自己的好名声吗?而要保持自己的这个好名声,就不应该轻易出战,万一战败了,名声不是全没了吗?”

  白起听后,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白起最终是怎么死的

  白起,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257年去世。白起又称公孙起,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所以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将领、军事家。白起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是自刎的,他的死是他个人造成的。白起的赫赫功劳却全是靠打仗打出来的。纵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战功赫赫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决大部份死在自己人手中。白起违被秦王的旨意,让他是打仗不去(因为白起算定那仗是必输无疑的),可是大王的意思怎么能违抗呢,显然不给面子啊~! 顺着主子意思办事有何不可,要荣誉还是要命啊,封建时代要想活命就得顺着主子的意思办事。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坚决不带兵讨伐邯郸,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剧下场。

  或许在白起看来,正确比活着更有价值,这就是白起能保持不败纪录的真正原因。虽然秦昭王赐死白起导致白起自刎,但是白起并没有怨恨秦昭王,但是他这样一个将领得到了这样不善终的结果总得有个说服力的理由啊。

  四十多年的战争场面在白起的脑海里以快镜头的表现形式闪过,最后定格在了长平那个血腥的画面,白起醒悟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白起为自己的报应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对不起秦国和秦昭王,而是对不起那些在长平已经放下武器却被集体活埋的四十万赵国俘虏。

这些精彩的典故故事,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有的时候古人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更多精彩成语故事,尽在秋雨露故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