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节日习俗

2024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24-07-12 08:59:15 热点:朝三暮四的故事,2024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朝三暮四的故事描述(一):宋国有一个狙(ju)公,十分

2024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

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朝三暮四的故事描述(一):

宋国有一个狙(ju)公,十分喜爱猕猴。为了观赏这种似人非人、富有灵性的动物,他专门喂养了一群猕猴。狙公与猕猴相处久了,人猴之间的信息沟通就成了一种心领神会的交流。不仅仅狙公能够从猕猴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这种动物的欲望,而且猕猴也能从狙公的表情、话音和行为举止中领会人的意图。

因为狙公养的猕猴太多,每一天要消耗超多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务必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猕猴吃。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哪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猕猴这种动物不像猪、羊、鸡、犬,吃不饱时仅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觅食。对于猕猴,如果不带给良好的待遇,想让它们安分守己是办不到的。它们会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既然没有条件让猕猴吃饱,又不能让它们肆意捣乱,狙公只好想主意去安抚它们。狙公家所在的村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栎(li)树。每年夏天,栎树枝杈上长出的密密麻麻的长圆形树叶,早已把树冠装点得像一顶华盖。这棵树下成了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一到秋天,栎树上结满了一种猕猴爱吃的球形坚果橡子。在口粮不足的状况下,用橡子去给猕猴解馋充饥是个好办法。于是狙公对猕猴说:“今后你们每一天饭后,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们每一天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这样够不够?”猕猴只弄懂了狙公前面说的一个“三”。一个个立起身子,对着狙公叫喊发怒。它们嫌狙公给的橡子太少。狙公见猕猴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一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猕猴把狙公前面说的一个“四”当成全天多得了橡子,所以立刻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的神态。

一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愚蠢的猕猴,恰似那些没有头脑、只会盲目计较的人的一面镜子。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就应认识到,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看问题务必摒除实同形异的假象的诱惑。此外,在人际关系中,必须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朝三暮四的故事描述(二):

【成语故事】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猴子能够完全听懂他的话,他对猴子的生活习性与语言也完全了解,由于家境开始不济,就想限制猴子的食量,他对猴子说以后的栗子一律是“朝三暮四”,猴子不同意,就改口说“朝四暮三”,猴子满意。

【来源】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三暮四的故事描述(三):

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先比喻用诈术欺骗人,之后用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捉摸不定[1]。

成语来源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成语典故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

注释

(1)狙(jū):猕猴。

(2)公之心:懂得他的心意。

(3)家口:家中口粮。

(4)充:满足。

(5)驯(xùn):顺服。

(6)芧(xù):橡实。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能够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能够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十分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成语辨析

这则寓言的前文与后文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前文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意思是: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后文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这个故事原先的好处,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明白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之后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来源,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像在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含贬义。[1][5]

运用示例

后晋·刘昫《旧唐书·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1]

元·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4]

元末明初·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