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 > 民间故事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故事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19-09-11 15:25:20 热点:重阳节的来历简介,故事,重阳节

 (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二)“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三)重阳节是我国一个非常的传统的节日,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对于这个节日也是非常的看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故事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是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文献中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这说明那个时候的九月九日已是较为显著的节日。

 

我国传统的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其实,重阳节的来历在于我国古人对数字的观念,在于对“九九”相重的文化认知。按古人阴阳观念,奇数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三、五、七、九”这些阳数为不好的数字,“九”又是阳数中最大的,九九相重,就更是令人恐惧,认为此日容易生灾祸,必须采取方式避祸消灾,这些方式就成为节日习俗,于是重阳节就产生了。这跟三月三、五月五形成的道理是一致的。

 

重阳节关于辟邪的明确表述是来自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详。这是对重阳节源于辟邪的明确表述。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都可以用辟邪来解释。食用菊花酒、插茱萸都是为了清除不详的事情。登高可以避祸,因为高处是神仙住的地方,可以给人们以护佑,吃五色重阳糕可以辟邪,因为五色彩纹为邪祟所害怕的。

 

辟邪防祸的另一面就是求吉祥。每到九月九,人们在避祸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方式求吉祥。避祸与求吉是相通的,“九”在术数观念里虽为不好的数,但按谐音民俗,“九”又与“久”谐音,是吉利之数。所以民间也从求吉的角度,将“九九”理解为“久久”,这种从吉利谐音角度做的解释恰恰可以解除对“九”为不吉利数的忌惮。

 

后来,随着巫术观念的淡化,“九九”为灾数的观念也逐渐消失,而“九九”表示“长久长寿”意义的吉利数字的观念逐渐增强。敬老祈寿习俗逐渐强化到今天成了最显著的主题,近年来重阳节基本已成为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