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鲁迅先生的《范爱农》,非常的有感悟。
《范爱农》是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接着,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
《范爱农》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__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而在看完《范爱农》,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与之相比,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充满光明的时代,非常的幸福。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读后感(二)
“杀的杀掉,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初读这段时,我着实被唬了一惊:枉为华夏儿女!先生身先士卒,他怎的如此贪生怕死?范爱农啊,讽刺,够讽刺!我冷笑罢。
重又拾起这些段落,心里想着那个玩世不恭的人,恨恨的。闯入我的眼帘的却又是另一番景致~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复兴的绍兴,我们同去。突如其来地,一颗仇恨的心渐渐放下了。
征征良久,翻来覆去看了许久,笑了~先前说的那句话原来是气话。我又重新审视着他:身板笔直,长发飘逸,是那么一个有着鱼肚眼的人,不满黑暗,追求革命,是那样的一个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纵是热血沸腾。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范爱农,我敬你!
可是我错了!世间太多的壮志未酬,他最终败给了黑暗的社会。他的一生像是蝼蚁般匍匐前行的,到了最后,连一杯酒水也吃不起了。风是冷的,侵蚀着他的铁骨铮铮,弃万倾华,只为心中不变的信仰。而最后被追捕逃亡,众叛亲离,身无分文,噩梦般的,他仍不服输,哽着脖子发出最后的呐喊~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唯死,而已……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读后感(三)
范爱农生活在中国逐渐衰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逐步吞噬着中国。在这个时期的中国也有涌现了大批爱国人士,他们先后组织了华兴会,光复会,进行革命来挽救中国,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系列民主革命。
鲁迅和范爱农相识于异国,文章一开头就用平凡而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农的事。先抒发了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对他的亲切友善所铺垫,鲁迅的笔下他是有着倔强脾气,有个性,正直,壮志未酬的人。
范爱农是一个爱国的青年,他对现实生活的黑暗不满,他想去斗争,但他终究没有这个能力,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甚至连熟悉的家人也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悲凉。
至于他淹死,无论是自杀还是失足,也许都是对他的解脱。他可以摆脱世俗,也许在平行世界中,他是一个积极向上,为他的事业努力奋斗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引领者的我们,客观的评价我们仍然没有完成革命,同志仍然需要努力,为中华复兴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