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能量

从“贾老师”谈开去_心情故事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22-07-13 12:37:00 热点:从“贾老师”谈开去

越来越多人喊我“贾老师”了。有的戏谑,有的随口,有的跟风。

我揣度,对于我这种年纪比较尴尬,颜值比较普通,性格比较木讷,口舌比较笨拙的人来说,“贾老师”确实是个让大家叫起来比较舒适的称呼。听得多了,我就从尴尬变成习惯了。

“啧啧,没想到你能当记者”。时至今日,父母、亲戚有空聊起我来,语气里还都是不可思议。毕竟我“胆子从小就不大,说话声音跟蚊子似的”,与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或者能将无良人群拷问到无言以对的记者形象,相差甚远。

看来他们实在是低估了职业对一个人的塑造了。

进入报社12年来,我一直在政文部工作,敲出无数个“指出”、“强调”和“要求”。这些个“指出”、“强调”和“要求”,看起来简单枯燥、乏趣可陈,但里面有最新的中央精神,有包头的中心和大局。在其中沉浸久了,多少练出一点“政治家”的感觉来。一次,一位相熟的新媒体管理人员想发一篇新闻稿,怎么也无法通过微信后台审核,便找我帮忙瞧瞧。打开稿件,如有神助般,我居然一眼就找到了不妥之处,几处调整后很快就成功发表了。欣慰之余,想起之前采编部门的几位老师。几年来,他们在新闻头版苦心经营,对重要稿件精心设计,确保《包头日报》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始终正确无误。想起了微信团队编辑对政治纪律的恪守,不因抢时效而冲动,不为夺眼球而偏颇。可以说,党报塑造了我们这群“政治家”,而我们的“成熟”始终标志着党报就是党报、党媒就是党媒,而不是其他什么报纸、其他什么媒体的鲜明特征。

10多年,工作倦怠不可阻挡、呼啸而来,系统地体现在对新闻采访不再抱有好奇,新闻稿创作角度难以出挑,新闻套路痕迹明显,短视频拍摄本能畏难等等各个方面。难吗?难。我的报社也曾艰难。大约5年前,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步履蹒跚,不少耳熟能详的报纸纷纷选择休刊,有人发出“《卖报歌》或成绝响”的哀叹。注意力的大量转移,广告锐减的冲击也一度困扰着报社。从提前布局新媒体,到采编流程的大刀阔斧改造,再到如今积极奔赴短视频、直播赛道,包头日报社始终以一个冲锋在前的改革者姿态,引领包头各媒体之先,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身处其中,很难不为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奋进姿态所感染。12月7日至9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观摩推进会上,政文部记者张燕青拿起话筒,站在了镜头前。前几天,刚刚改革的包头新闻网为《亲爱的》原型之一杜爸爸作了一期寻亲直播,获得566.8万人次关注。我也努力顺应新媒体的特点,创作“泪目!滞留游客在包头创作歌曲《我去看你额济纳》,直击人心!”,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50W+”。

还有什么比保持初心更动人?还有什么比超越自己更有意义?翻来数年前一篇旧文,予以新改,勉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

这仍然是新闻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

信息更新快以秒计

冒着热气儿的新闻一出炉就乘坐电磁波出发

而你,只需要动一下拇指

就能在马桶边、在地铁里、在领导讲话时阅读它们

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纸媒难得成为新闻和舆论的主角

它们却不得不在一篇接一篇的停刊词里

骄傲而悲伤地跟读者告别

但,我们热爱变化

我们以变化为生

我们是变化的记录者

我们从来就不畏惧变化

民族西路和乌兰道交叉路口西南角

那座时光悠久的6层小楼里

一群传统报人还在坚守

传递思想和深度的阵地

他们在党政机关大楼间出入

埋头于大大小小的会议和一叠一叠的红头文件

然后用看似单调的指出、强调和要求

试图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和“十三五”规划

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

跟大爷唠嗑、看大妈跳广场舞

关心粮食、蔬菜、房租和井盖

一地鸡毛因此细碎妥帖温暖窝心

他们通宵达旦划版、组版、润色图片

眯起眼睛校对小样上的每一个文字和标点

深夜打电话跟你核实文稿的细节

第二天婆娑着完美无误的报纸体会残存的油墨清香

另外一些同仁跟随着读者的脚步转战线上

在方寸之间的屏幕上记录生活、推送资讯

把每一条题目做得让你眼前一亮、手指发痒

你可以质疑他们是标题党

但他们的粉丝量和点击率一路怒放 牛叉到让你汗颜

这是最坏的时代

速度谋杀了思考

健忘变成了常态

人们在信息的碎片里逐渐迷失

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新闻像水 像米饭 像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必需品

真相是普拉达 是轩尼诗李察 是高贵而稀缺的奢侈品

理想依然熠熠生辉

我们依然有不安分的心跳和随时可能沸腾的脉动

借助网络、微博、微信、APP或者更新的未知方式

在多维度的传播体系里

我们会把新闻进行到底

2022,我们还会与你面对面

新闻,我们还会与你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