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的散文(精选15篇)
千里寻梦
文/也夫
儿时就离开故乡,总是听上人们滋滋有味地讲着故乡的人和事,我很是憧憬那童话般的故事。故乡的亲人们大都散落在各地,天各一方,少有联系。二十年后,我沿着流浪的足迹开始寻找故乡的梦。
只身一人踏上北去的列车,听着火车“彤彤”的碰撞声,我的心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我在尽情地想象着故乡的山和水。
故乡的梦,在我的心中缠绕多年,照说应该兴奋才是,但我似乎半点也兴奋不起来。
北上的列车时时将我的思绪拉回到车窗外匆匆逝去的风景,我却无心去观赏那些瞬间即逝的花草、树木和江河,只觉得我要去的地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它们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总是在时时地拽着我、扯着我、拉着我。
等我走进这个中国的水都之城--丹江口时,我立马从那再也熟悉不过的乡音里听出了只有在长辈们的口里才体会得到的乡情。
我站在那个世纪大坝下面,仰头不行还得仰着腰才能张望着这个曾经是让我离开故土的世纪工程,坝上坝下竟是如此大的落差,从坝洞里喷射出滔天的巨浪在天空中化作烟花散落在我的脸上、身上、心上。我的眼睛也似乎模糊了。这座神奇的大坝,能让成千上万的游子流离失所,也能让一个城市由荒凉变为水都,让华北干涸的土地饮上甘泉。二十多年前的这里,我牵着大人们的衣角诚惶诚恐地从这里走过,那时的这里,坝上的江面上停泊着千搜万搜的船只和移民,就要在这里告别汉江流向远方,心情不知道是沮丧还是悲伤,我看到的是满眼的荒凉。而今的水都车水马龙,千帆竞发。
记得我有一个三姑迁居在这一带。我是一定要去拜访的。小时候,我最崇拜我那有文化、又漂亮的三姑。在故乡的时候,三姑读的是师范,那年迁居到老均县而今叫丹江口的一个山川的镇上。我徒步走着没走过的山路,走一截问一声,寻到了三姑家。当晚说了一夜家常话,三姑给我列出了所有亲戚的寻访路线并执意让我在那里多住些日子,可我不敢逗留,我还得继续赶路。换乘水路,沿着汉江继续北上。
站在轮船的船轩边,船在汉江上行驶,心却落在了汉江里。这回我完全置身于汉江,这个被人号称亚洲天池的大型丹江水库就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几十年后我来到它的身旁,它再也不是那个当年的那条满载着忧伤的江河。江面宽阔,似乎比长江要宽许多;两岸青山,满目葱郁;江水青青悠悠,帆船点点,渔歌声声;一声雄厚昂扬的汽笛声,惊起江洲白鹭,一行一行飞向天中。我在轮船的栏杆边上,弯下腰来,用手鞠了一把江水,喝着故乡的水,那甘甜的味道是从来没喝过的味道,清清凉凉的。汉江水呀,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汉江儿女,也落下了多少飘泊在外的汉江游子?无论大江东去还是大江北去,它依然是我的童话,不管它曾经有过多少千古风流,也不管它来世为干涸的沙漠增添了多少绿洲,它依然固我,我还会在它清澈琉璃的江上垂钓泛舟。
望着江边青山隐隐,流水悠悠,我进入到了对故乡的沉思。
我记起一位作家朋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热爱故乡的理念和情怀,是人文环境的熏染和民族风情的感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这种故乡情结,不仅仅只是对父老乡亲的一种眷念,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变革和传承中所维系的一种平民寻根意识的复苏和强化,在宗族观念和血脉认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自我身份的回归和确认。
作为游子,不管你走得多远,不管你对它曾经有过多少伤感、怨恨、惆怅和失望的疼痛记忆,一旦你进入一种漂泊感、失落感的境地,一旦被一种乡情乡音乡愁所唤醒,那么,你的心境立刻就会被一种温馨的回忆和遥远的呼唤而包裹着、缠绕着、弥漫着、甜蜜着、忏悔着……
又是一声汽笛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问起船上的客人:“赵家湾怎么走?”那客人兴许也是这带人,感到很惊讶:“赵家湾?已经沉到江底啦!”他匆匆忙忙底给我讲述了这个我朝思梦想、魂牵梦绕的山乡的故事。当年汉江水位提高一百多米,沿江两岸所有的村庄全部被淹没了!山乡的亲人有的搬走到了很远的地方,有的往后山靠了几十米,没过几年还是淹没了,村庄的人们早已各奔东西,只剩下那几座空旷的山和零散的几户人家!我的心好生悲哀!
我赶紧下了船,拜见长者,长者和儿童无一人认得出二十年后的我,自报家门后才得以坐下问长问短,男女老少无不感叹!得知祖父祖母和二叔已过世。二审一人带着全家老小八口人迁到了谭家大湾艰难地度日。故乡仅有的亲人也搬走了。真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我的心空荡荡的,一片茫然。
我独自登上故乡的山巅。浩浩渺渺的汉江,早已失去了往日滔滔不绝的雄风,被人类驯服得像一头温驯的羊羔,再也没有了千年雄狮一般的怒吼,再也没有了向东流去的力气,只有听任摆布,掉头向北不情不愿的流去!
我不知道我的赵氏宗祖是不是在这里发源的,但我记得我的祖宗是在这里,这个早已被沉没了的山乡,早已被埋在了江底的地方!我的祖宗,别怪子孙不孝,自古忠孝难全,我回来了,却只能在这江边的山巅,对着浩渺的汉江磕几个响头,以作告慰在天之灵!当我千里寻梦,终于寻到了梦的源头时,我却是一片怅惘。不觉生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
告别过赵家湾后,我还要沿着汉江继续往上游去,在大山深处寻访别的亲人。出门就是山,走路就是船。我依然在弯弯的山路上跋涉,时而眼前横着一条小河,却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喊了半天渡船的人,还是不见人影,我只有登上小舟自个划起了双桨,将自己渡过了河对岸。
我依次到了几个山梁和山峪,还有一个被江水沉没了的古城郧阳,寻访了姑舅姨们,每每相见,泪流满面,离开的时候又是一番苦泪相留,直到把我送上船,目送着我远去……
我的寻乡之路辗辗转转一月有余,一路下来,当我完成了一次为故乡的亲情而设置的精神祭坛的朝拜的时候,但在我朦胧的意识里,它是乡,又似乎不是乡。是不是我那飘泊的灵魂还在游荡?
二十年来风和雨,恍若一场梦,梦醒时分醒却不知乡在何处。
其实人是不能只有一个故乡。不论精神的故乡还是生命的故乡。不论是哪个乡,必定有一处家园是安心之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寻梦的年代
文/天涯月独明
我仍在挣扎着我的梦。
梦当然很美,令人一想起就忘乎所以,忘了现实的残酷。
可是梦终于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被击打地粉碎一地,只留得闲影碎片在心中凋零,除了叹息只有叹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单调平乏的生活渐渐淡褪了五彩斑斓的激情,更不消说什么憧憬了。常常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梦到底存在吗?抑或一切原本就只是个梦?在那些似乎梦醒时分的日子里,心里一片空虚和怅惘,人变得颓废极了,我好怕,残褪了梦的空白该如何来填补?啊,难道一切都只是个骗局?小时侯师长们替我们勾勒的美好蓝图,长大后自己编织的五彩之梦,这一切,难道真的只是海市蜃楼,可欲不可求的吗?这心呀,就像断了电的夜空,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深渊似的夜路上,心掉进了茫茫的夜网里。美丽的女神啊,我该如何面对这深不可测的孤单与黑夜呢?路,迷失在了远方,我的视线渐渐模糊,思绪渐渐紊乱,哎,我需要被拯救!可是又有谁可以来拯救我呢?我极力搜寻,居然找不出一个可以疗救我的人。我彻底的失望了,难道这就是生活,无情、残酷?我开始相信了,不,是不得不信了!
是的,是的,生活不应该是一场不着边际的梦了,它不应该老是躲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它需要“见光”!或许,我们本不该有梦,那只会带来痛苦?或许,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只是我们误解了本不该误解的东西?啊,不多想了,让一切随风去吧,我需要换得一个新生,重新寻求一潭活源,去激起生活的浪花!我需要一股力量和信念,去更新我的梦和人生!
哦,我仍在继续我的梦和信念!只是,旧的我在死去,新的我在重生,我不会坐以待毙,我要进取,进取,进取!
用文字寻梦的女人
文/明月清风
一直在纠结,该以何种文字写出自己最近的心声。当涉及到网络,那些实在的东西都变了色,有人故意炒作,有人寻求点击,而文字没有选择权,当人们运用她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时,文字的繁华与落寞跃然纸上,或许对于文字的寻求已超过了原本的初衷,对于文字,也从最初的羞涩变的明朗起来了,而这一切,只是源于网络。
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时感触才会运用文字抒写心情,更多心情的聚集也便成了一篇日志,抒写一篇日志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段记忆,一段段的记忆汇成了人生的历程。一直在想自己对于文字的偏爱是无病呻吟还是内心真正的呐喊,可想破了脑壳也没有定论,于是慢慢才明白,那个最初写感触的女子已经被文字深深的吸引了,由好奇变为喜欢,由喜欢变为陶醉,慢慢地竟然会深入骨髓。
喜欢文字,更多的是喜欢那些唯美的东西,我并不崇尚完美,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于美的追求。美的旋律给予听觉享受,美的事物给予视觉体验。喜欢用文字记录,更多的是喜欢记录心的历程,我不自恋,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的文字表述,只有剖析了自己,才能运用文字,涂鸦自己,解析文字。
有人说,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是喜欢做梦的女人,我不想解读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但我觉得喜欢做梦并没有错,重要的是你做梦的层次和意义。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有一个细腻的内心,情感丰富但不泛滥,她可以为一段伤感的文字而感触但却不会迷醉;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是有自己见解的人,她感性却又理智,她可以为一个倾心朋友的某句诗词流连但却止步不前;她知道,自己只是喜欢文字。她不会做无意义的梦,做一个用文字寻梦的女人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呢?在梦中,记录过往,续写新生,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撰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在梦中,释放脆弱,领略坚强,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主宰一份属于自己的真。
记得听说过,只有文字可以操纵命运,而现实中你往往是被操纵的对象,我没有控制欲,不喜欢操纵别人的命运,只想做个用文字寻梦的女人,用文字记录下每个令自己有感触的瞬间,用文字情感演绎心灵的历练。
寻梦老院
文/江泽涵
好多个夜里,我梦回毛竹山下那个手表状的老院。
“表盘”是一个用磨光棱角的小石块铺就的长方形道地,雨水自会由缝隙下渗。作晒场就不必说了,那是老院的基本功能。奶奶可是个勤劳人,紧贴着矮山垒起一块半人高的小菜地。初夏时,壁上缠满青瓜南瓜藤,绽放的黄花就是最好的缀饰。奶奶虽在农村,却不失情趣,菜地也半作花坛,中央立着一株十年都大不透的茶花,在外凸的泥壁处养着三株从山间挖来的野兰花。底下搁着万年青和仙人掌,这俩家伙终年不需打理。每早看这些花与菜,就觉身子绵绵生起力气。
菜地旁搭着一个茅棚,安放各种农具,另置一口大水缸,塞着麻袋、蛇皮袋和几双破球鞋。小时候胆子大,不怕有蛇钻出来,我常爬缸里去。邻居问我这是做什么,我摆上玩具和破鞋,“开小店,请叫我老板。”表盘右边挺着一株冲过屋顶的广玉兰,树根边是一个砖造鸡笼,上面可作洗衣台。那会儿也不怕摔,蹦上洗衣台,翻过墙头,再攀坐到广玉兰粗老的枝杈上。
老院在黄昏时最生情趣。我下了幼儿园,就拿着沙袋、绳子,又扔又甩,狂吼瞎叫,直到吃饭才肯停下。夏天傍晚,总是抬出桌子吃饭,赏着天际晚霞的余韵,又能隔墙谈天。饭罢拖出睡椅来乘凉,我老逼着不会讲故事的奶奶编些蹩脚故事来听,一老一少用无拘的笑叫声向深邃的夜空致敬。有时一迷糊就睡了过去。恍惚间,飞舞着一个亮点,“啊,星星掉下来了!”我惊叫之余,反应过来那是萤火虫,于是挥着两只小手去追逐,似乎从不曾追到过。
两条“表带”自然也是院子的组成部分。左边这条巷子通向大门。奶奶平时在檐下绑洗帚,闷热时候,就把活搬来这边做。这边的地面是泥巴,奶奶也舍不得荒着,向人讨来指甲花和鸡冠花的苗栽在边上。右边的巷子通向堆积石磨、蒸笼的杂货房,小道上堆着四季烧不完的柴火。
光阴匆忙,这些都已成记忆。我如今面对的办公室方方正正,回到住处也就一个小阳台,勉强伸伸拳脚,也不敢放肆。想看看天,又被周围的高楼挡掉了大半。我意识到,心灵变得狭隘,思维也显迟钝。想回老院养养心境,是不能的了,奶奶八年前搬了家,新家没有独立的院子,只有檐下一角。老房子已塌得不像样,院子里杂草丛生,广玉兰已作古,那茶树倒与屋檐齐平了。
也拜访过别墅人家,豪宅自令人羡慕,那花园栽的都是好花,一盆花顶得我半月工资。不像乡下的,除非你刻意要弄死它,否则被踢上一脚,撞断一根枝杈也不打紧,能自行痊愈。 还是平民家的小土院来得亲厚。跳绳、踢毽子,甩着哪儿都无碍。若是兴致突至,掀翻几块小石头,挖个坑,灌壶水,放几只螃蟹,就是一个小池塘。你要为所欲为,烤火也无妨,奶奶就把做副业剩下的渣子在院子里烧成灰,然后拿去养菜田。
古人造房子为什么都配了院子,而不像现今的商品房?他们似乎早就注意到院子的功能。房与院,一内一外,外收内融,隐现着古代建筑的美学精华。别看乡下的田地和房子大多闲着,迟早会暴贵的,然后人们又一窝蜂拥回乡下。院落文化目下虽有式微,但总有一天又会恢复的。
千灯寻梦
文/邓霞
初听“千灯”这个别致的名字,心中便浮现出一幅旖旎浪漫的夜景——千盏灯火,点缀在江南的小桥流水、雕梁画栋、雨巷故宅之间,该是怎样一幅梦幻般的图画。
后来才知道,“千灯”古称“千墩”,它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有典丽精巧的桥、狭长清幽的河、苍老朴拙的铺,还有青石板铺就的长长的街。
千灯的石板街号称“华东第一街”,始建于宋代,是目前国内保留最古老也是最长的石板街。“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那些被岁月与风雨磨蚀得坑坑洼洼的花岗石,曾见证过多少世事沧桑啊。在现代都市,“新”是人们的追求,而在千年古镇上,“旧”则是其存在的最大价值。
千灯实在是够旧够老的。东北侧的少卿山被誉为“中国土建筑金字塔”,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千灯的标志性建筑秦峰塔与秦始皇有关,据说是嬴政东巡经过此处时,曾于一土丘上望海祭祀,后被称为秦望山。又300年后,此山之阳有了佛塔和寺院,叫作秦峰塔与延福寺。
走过延福寺,向南不远有一石板老巷。早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几扇可以拆卸的木板门上,也洒在一位清癯的阿婆肩头。老人闲坐在古色古香的太师椅中,一手托着紫砂茶壶,一手打着拍子,津津有味地听一段咿咿呀呀的老戏: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这不正是《牡丹亭·惊梦》中的杜丽娘在唱吗?不觉人已醉了,似乎真的就看到了戏中的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云霞翠轩、断井残垣。我不禁意识到,在这样一个恬适宁静的古镇上,在一处粉墙斑驳的老宅内,悠闲自得地听一段美轮美奂的昆曲,任金色阳光流水一般轻轻滑过绽出木头陈香的板门桶扇,该是多么惬意的晚年。
我在巷内走走停停,突然被一孟浪少女撞了个趔趄,随即洒下一地清脆的笑声,几乎溅湿了老巷。蓦然回首,那斑驳粉墙内的老人,连同门前的白猫,已经让渐渐暗淡的光影涂抹成一幅画,配上飘摇的柳枝、桥下的清波、古朴的石巷,我宛若走进了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中。
在千灯信步闲逛,可得小心,也许一脚就踩上了某位历史名人的足印——海瑞来过这里,陶渊明第九代裔孙、文学家陶岘生活在这里,明朝文武状元、有名的抗倭英雄陈先锋是千灯人,让千灯人引以为豪的“昆山腔”创始人顾坚也是千灯人……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亦是千灯人,三百年来,他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不知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真没料到小小的一个千灯镇,文化名人如此众多,历史底蕴如此深厚。也许正缘于此,千灯才又被叫“金千灯”吧。
千灯,我踏上你的石板巷,聆听你的昆山腔,怀想你的温与软,寻访你的古与旧,心中时不时浮上一层苍茫与虚幻之感。脚步踩在泠泠有韵的石板街上,那空空的声音呼应着我有节律的心跳,任它俗世浮生梦也沉。
古镇寻梦
文/侯云萍
她,一袭青裙,斜倚在仿古青龙雕刻的木窗棂前,翘首张望……
焦灼的等待,牵绊着内心的激动与渴望,深之入髓的思念已如疯长的藤蔓般隐忍不止。想挣扎着忘记,那个天堂般的小镇越清晰;想挣扎着醒来,那个缠绵忘情的身影却越牢固。思绪在天然氧吧中恍惚游离,身体好似轻烟跃上云端低吟轻舞,任由那熟悉的饱含深情的手臂拥挽着自己,随心所欲去细细品读和领略梦境中的神话国度……漫步于古镇石条铺砌的小街道,在临街青砖灰瓦的徽派小楼里品尝着大山中纯天然的独特美食,在野外大片的核桃园 中采摘果实,在青山碧水的绕镇小河里轻浣嬉戏……夕阳夕下,牵手漫步山间小路,拥坐田埂仰望星空,观蓝天上云卷云舒,听草丛里虫蛙长鸣,诉彼此的梦想衷肠,绘共同的未来憧憬……第一次邂逅,第一次牵手,第一次相拥,在此演出,又在此落幕……
一个激灵,梦醒心明。黎明前的大都市沉寂而黑暗,空荡荡的屋子,只听见自己紧促而急迫的呼吸声,身体浸润着细腻的汗珠。一切都是梦,但梦境何以如此真实,真实得竟如此现实……
多少次梦回古镇,多少次邂逅情深。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却丝丝入扣,点点滴滴的梦中记忆如锁扣牢牢根植入灵魂深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熟悉得神似亲情故土。那尚不知经纬度坐标的小镇风景竟如此迤逦,长萦难忘。梦中的小镇,群山环绕,仿古格调,衬托了小镇厚重的历史内涵和自然禀赋,彰显了小镇质朴的古韵遗风和文化底蕴。小镇是那种很古老的集镇,是南来北往商人通贾之要塞,古旧的石砌拱桥、石板铺就的狭长街道、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居建筑以及一条绕镇而过清澈小河……唯美得令人神往令人心跳。梦中清晰地记得古镇因两河交汇而得名,一曰楼房河,另曰梨树河,相互交融的双河镇民在碧水长流的母亲河的滋养下繁衍生息,颐养天年,常年过着与世无争、悠闲富足的生活。难道这就是苦苦寻觅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还有梦中那素昧平生的男子,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均不曾见过,可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优雅得让人着迷,神秘得令人心醉。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呼吸,感觉到他的温度,甚至触摸到那张棱角分明俊朗有型的面庞……难道梦中相会,皆因那双河的相汇?发源于两个不同地域的河水,奔赴在这座具有灵性的小镇相汇相融,从此合二为一奔流不息共赴 终点。如同在预示,身处地球两个支点还不曾相识的两个人,将会在那座色彩斑斓、充满诗情画意的双河古镇相会相知,从此形影不离同甘共苦共度余生。梦中情愫究竟是对那山水的恋恋不舍,还是对那里的人和事难以释怀?
思梦之深,心里竟有些许纠结,纠结于见到的景,纠结于遇到的人。景与人相互叠加,汇集于一个起点,起点轮回往返就是终点。怀旧往夕,追忆现实,久居于闹市,心中无限向往返璞归真的自然美。久思必有久虑,于是乎脑海里翻腾出已形成的模糊映像,如水中涟漪一圈圈放大,逐渐清晰明了。抽象地勾勒出线条,铺满浪漫色彩,古朴典雅的小镇风情竟如思念之竹在心中扎根生长,如水粉墨画般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天亮了,窗外漫天朦胧的烟雨带着忧柔,纷纷扑向这个高楼林立的都市,品味这不同于江南丝竹般的一泓柔情。梦中的故事像小镇的历史一样悠远,而这个梦依然在继续。终于明白,不是无法自拔而是自醉其中,梦中的古镇美得清新脱俗,静得祥和安逸。走进这个质朴温馨的小镇,会令人顿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财富名利,而在于幸福舒适。淡淡的体会,浓浓的甜蜜,镌刻在梦里,幻化于心中,激励此生将用光明和奋斗去追寻她的踪迹,去追寻这梦中的双河古镇。
寻梦婺源
文/柯婉萍
梦里老家,婺源。
这样一行字出现在脑海里,每每被诱惑着欲罢不能。于是再度前往。
正如那一年我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装满行囊离开一样,这次,我又将它的秋色尽数打包,装下满心。
上苍如此眷顾婺源,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穿山越岭前来寻找答案。到达目的地,夜已深了。上一道糊豆腐,来一杯江西米酿,婺源的夜变得浪漫起来。七彩的灯光为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画上了温柔的线条,护城河里倒映的光彩,呼应着岸上的风情,迷离间,恍惚进入了梦境。婺女的塑像安详宁静,诉说着尧舜时期的远古传说。彼时天降大雨,大地一片汪洋。一位美丽的姑娘骑着一条大鳙鱼逆水而来,把灾民一一拉上鱼背,逃出洪水的围困。洪水消退,大鳙鱼干渴而死,化为了婺源东部的大鳙山,而美丽的女子,则飞上天,化为“婺女星”。唐玄宗钦定婺源,婺源成了传说中的婺女之乡。“婺”字分解开来解读,分明是徵州女子能文能武的写照。
静静的夜里梦到的月影,在月亮湾寻到了。晨雾初起时,我们撩开了月亮湾神秘的面纱。岸芷汀兰,一定有一位高明的书法家,醮着绿莹莹的墨,在溪水之上弯出了一个美美的月牙。溪上升起的雾气,恰到好处地渲染着月亮湾尚未醒来的梦,娇憨得犹如可爱的女孩。我悄悄离开她的睡塌,向篁岭进发。
篁岭的“篁”应该算是象形字吧?在去往篁岭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农家门前造型十分独特的竹制品。整个竹器宛若一个人的身躯,有腰身、有胸肌,顶上戴着竹笠,活脱脱一个“篁”字。有人称篁岭为“一个戴着竹帽的皇帝”,这是多么鲜活的定位。也许在篁岭人心目中,高山险阻,让他们多了一道隐居的屏障。篁岭人安居乐业,清新自在,过着比皇帝还快活的日子,而篁岭便是他们自立的“皇宫”。如今 “皇宫” 的大门已经打开,世外桃源接纳了诸多时尚的元素,又固守着自己传统而古老的生活方式。掀开竹笠,迎面而来的是油菜籽热气腾腾的香味。农家人将丰收的果实,放进了篁岭的身体里,烘烤出属于篁岭的气息。在我第一眼与篁岭对视的那一瞬间,一缕油香,温润中告诉了我篁岭的热度和希望。
走进篁岭,枫树列队迎候着我们。红的、黄的枫叶,冷不丁随风落在发梢上,发出了轻轻的叹息。俯身将它们装进口袋,只为把篁岭的秋色带回家。我们来的这一天是12月12日农历冬月初二,恰逢篁岭举办晒丰收,百猪祭“犭回 神”活动。我有幸见证了一场属于婺源的文化盛宴。“犭回 ”是百兽之王,是婺源古山越人的神,每年春天这里都要举行敬“犭回 神”祭祀大礼,祈求平安、丰收。同时,在秋收农闲之后,还要举行百猪祭“犭回 ”之礼,答谢“犭回 神”。在这里,人们深信“百茶不如白菜好,诸肉还是猪肉香”。百猪宴上,粉糟猪肉、粉蒸冬笋大肠、辣椒炒肉、爆炒猪腰等,让人们品味舌尖上的幸福。上百只用于祭祀的猪头一溜儿排开,十分壮观。人们只要交上10元钱,便可以像主人一般在沿街摆开的长长的流水席上随便找个位子坐下来,大快朵颐,感受篁岭人家的快乐与富足。
篁岭是一个小村庄,悬挂于海拔600米的石耳山上,100多栋古民居高低错落,沿山而建,一条“天街”串起了古村的韵致。越往高处走,篁岭晒秋的视觉美感越发震憾着灵魂。它像一个惊叹号,落在秋山深处,成了“中国最美符号”。篁岭人家趁着阳光正好,家家户户将农作物装在圆的、方的簸箕上,伸出晒楼去接纳阳光的爱抚。红的辣椒、黄的苞米、菊花、黄豆,还有豆角、茄子、油菜籽、番薯、白菜、芝麻,构成了色泽饱满、让人窒息的晒秋风情。每一堵土墙,每一户农家院落,都有篁岭人家晒不完的丰收成果。透过阳光形成的光与影,透过袅袅炊烟,我们仿佛能看到篁岭人的笑脸,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篁岭的色彩太过饱和,它流淌在了大婶们的头巾上,织进了她们艳丽的服饰里。这样大胆的色彩运用,不能不让人佩服篁岭女人真是相当懂得装扮自己的时尚达人。
走走停停,“梦里老家”的寻梦脚步落在了“三清媚”篁岭写作营里。这是“一个免费发呆的地方”,有一纸信笺、有棉麻布衣、有开在杯中的皇菊、有“情投驿盒”的邮驿、有传统的甲路纸伞……我的心任性地留在这里了。但我还是得出发,为了石城的枫香,为了中国最圆村庄菊径,为了李坑的古意。
从 “梦里老家”寻梦归来,总时时想起婺源人家的表情。无论是在自家门前剥油茶籽的老婆婆,还是菊径雨巷深处洗刷马桶的妇人;无论是站在窗前对着远山吹笛的老人,还是小店门口一把吉他一曲心情的男生。遇上了,便是一种缘。
也许,寻梦婺源,只缘慰藉一份远去的乡愁。即便,在他乡。
游朱雀山
文/刘晔宽
清晨,浓雾弥漫江面,大量的水气从江水中升腾,向江岸扩散,沿江公路能见度不足30米。因为“五一”长假的缘故,来旅游的车辆排成了长队,隐约可以看到前方不远处的旅游导向指示牌写着“朱雀山风景区”。车辆打开了雾灯,缓缓地在沿江公路上爬行。
车子停在“朱雀山”停车场,我下车瞭望,不由自主地说:“啥时能晴起来呀?”“很快!古语说的好,朝雾一天晴吗。”搭话的是位留着胡须的一位长者,闲谈中知道他是来朱雀山写生的。“您是画家呀!”我很庆幸找到一位知音。
大雾真的慢慢散去,朱雀山从雾气中慢慢显现,渐渐清晰起来。转眼的功夫,朱雀山主峰尖刀峰已经清晰可见了。放眼遥望尖刀峰,在群山掩映之中,扶摇直上,冲天而立。就像是一块尖状的巨石竹笋出土般在山顶隆起,黄褐色的石头在山顶直立几丈高,蔚为壮观。这时,阳光也冲破晨雾照到巨石上,可以清晰看到巨石上的防护栏和飘扬的红旗。呀!已经有人在主峰上了。我着急了,急不可待地想马上登山。
其实,朱雀山我已经登过好多次了,每一次登山都有不同感受。我第一次登朱雀山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刚加入作协,听老作家讲吉林市四大名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朱雀琼崖绝壁清秀险要,北山亭台楼阁暮鼓晨钟,龙潭山高山密林深潭道观,小白山历史悠久真龙传说。四山朱雀最险,如能登到山顶,北可以俯视吉林城,南可以远眺美丽的松花湖,最值得一登。
一次单位组织在朱雀山下的一家山庄业务培训,那次我第一次远眺朱雀山的风采。远看微微高山,我迫不及待想登上去。第二天,天不亮我就爬起来去登山了。登到“峰回路转”天开始大亮了,终于能领略朱雀之美了。朱雀山这一侧山势陡峭,巨石高耸。一条小路蜿蜒而上,小路左边有安全护栏,护栏下边就是百米悬崖。小路右侧怪石嶙峋,悬崖峭壁,我踏着石阶,扶着防护栏杆快速攀登。小路视野很好,步步登高,风景尽收眼底。很快登到山顶,放眼远望,心情豁然开朗。东侧蜿蜒群山,你会不知不觉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南侧丰满大坝横亘松江,一泓湖水,枝杈纵横,可以全景领略松花湖的秀美。向下游看,松花江江水滔滔,奔流而下,在城区拐了个巨大的“S”弯向北流去,用清澈的天上之水哺育两岸人民。向北望,可以清晰看到现代化城市阡陌交通,整齐的高楼鳞次栉比。山上诸多山峰,山山相抱;山下相连环水,水水情深,一下子让我陶醉于自然之中了。
“知道这寻梦石的含义吗?”又遇见了画家,他的插话打断了我的思路,我知道他是在引导我思考。上山台阶开始的地方路边有快巨石,上有书法家书写的苍劲的红色的“寻梦”二字。这里有什么含义呢?我一边爬山一边思索着。登山要有韧劲,不要快,只要不停,就会不断登高。”画家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几百个台阶上来,我早满头大汗了。作家接着说:“这个地方叫‘峰回路转',意思就是登山者如果坚持不了,就在这转回去下山吧。再上就得登顶了,因为陡峭的山路下山更危险。”我虽然有些累,我的性格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当然要登顶,于是上了一段铁梯,开始爬最陡的山路了。画家说:“你们来朱雀山主要看左侧的风景,我是专门来观察右侧的石头的。”“右侧的石头?”我带有疑问重复着。“你看这是企鹅石,这样看,多像两只企鹅向这边走呀。”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太像了。“这是魔猪石。”其实我早知道这有快巨大的像猪一样的石头。这次画家提醒我才认真细看。这是一块10多米长的猪形巨石, 猪头向山顶方向,重心向前,尾巴向下,好似巨猪向山上奔跑。后边有五块猪状小石头,好像五只小猪尾随其后,在对面观景台仔细观看,大猪、小猪栩栩如生,就像一座天然的石雕艺术作品。因此朱雀山又名“猪山”。“这是海豚石,三条海豚鱼翔浅底。”,“这是一线天,”我抬头一看,这里的两块巨石直立竖起,中间留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站在中间,只能在石缝看天,好像天变成了一条。上边还有魔猪痴想、石龟探海、玉兔奔月、雄狮吼天,各种怪石耐人寻味。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云游到这里,被这里的风光所迷醉,他们将从天宫带来的美酒倒在寻梦峰上的“仙酿池”中开怀畅饮,酒香招徕了山下众多生灵,也想尝尝这美酒,八仙大怒,用法术定住了众生灵,于是有了这鲜活的“十八景”。
我们登上了东峰的山顶,向西望,西边是海拔817米的西峰,西峰比东峰要高,是朱雀山的最高峰。向西峰方向极目远眺,可以远远看到西峰的奇杉古松,西峰是无人进入的原始森林。站在高处向下仔细观望,可以看到地质时代因地壳褶皱隆起而竖起的巨石,揣摩着这里的冰川遗迹,想象更古至今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的变化。远眺山的上空,茫茫云海蔚为壮观。
登上最高处的台阶的时候,又遇到了画家,画家在全神贯注地写生。在画一座山峰,这座山峰整个就像工匠用多个不同形状的石头垒砌的一样,各个石头巧妙搭接,天衣无缝,巧夺天工,还竟然是圆顶。真不敢相信大自然的魔力。画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这些石头搭接的是不是很好呀,你知道怎么形成的吗?”没等我回答,画家接着说:“这山峰叫寻梦峰,它原本是一整块石头,那些缝隙是因为石头质地不同风化形成的。”我恍然大悟。
仔细看,石头山峰上写着一个红色的大字“梦”。这让我想起了山下的“寻梦”石,寻梦,要寻的梦幻之地不就是这里吗?自然联想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现在是夏季,那种宠辱不惊,沉稳镇定,却又饱蘸着对这个世界深刻地对视与回望的意境是不会改变的。
寻梦,泪眼看花,依稀往事尽在不言中。寻梦,缘起缘灭,似飞雪入尘,花自飘零随江河。寻梦,无边思绪的自我放逐,拾敛生命的碎片,走向重生的炼狱。
寻梦是一种追寻,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情怀。这些东西可能凝缩在石头上,也可能升腾在空气里,它会带着生命的气息,流落在历史的烟尘里,也不知何时又有人悟出这里的梦幻。
寻梦重庆
文/蝶恋花.杏花雨
提起西南重镇——重庆,总有一种神秘感、新奇感。带着一种梦幻、一种向往,结束了成都新春之旅,我携妻带子乘坐成都至重庆的动车,踏上了寻梦重庆的旅途。
“天下夜景在渝州,万家灯火不夜城。”山城重庆,早就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外。据相关资料介绍,重庆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系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长江、嘉陵江如两条巨龙蜿蜒交汇于此,形似古篆书“巴”字,重庆故有“字水”之称。“宵灯”更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
暮色中,列车已经抵达重庆北站,我们卸下旅途的劳累,住进早已预定好的宾馆。天刚朦朦亮,我们起床洗漱,准备旅程。窗外望去,陌生的重庆,一切都显得多余的错落有致,无规无格,宽窄的街道低处不胜言,高则望不到远。
女儿带着我们,乘坐轻轨。轻轨其实就是地铁,只不过,重庆的轻轨架在街道半空,街道、楼房尽收眼底,很新奇,很刺激,有种过山车的感觉。我们看到了长江和嘉陵江景色,见到车子从建筑大楼内部穿过的神奇。因为重庆山城地形的原因,地铁既要在地下运行,又要在长江、嘉陵江上穿行,还要从楼房和山的中间穿过,由此就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城市景观。
转乘大巴行驶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民国街影视城。买票进入景区,大街小巷到处了身穿国民党军装的游客。66栋陪都建筑囊括了政府、银行、客栈、报社、酒吧、咖啡厅、戏院等,呈现出民国时期老重庆的文化风情、典型建筑和代表性景点,仿佛使人越过时空隧道,走进了民国时期。
大街小巷,庆祝抗战胜利的条幅、国民政府和美英国旗飘荡,银行酒店等等招牌格外显眼。国泰戏院保持了民国特色的装修风格,播放着民国时期的电影。新华日报社旧址、民国主题酒吧,把现代与民国融合,打造出别样的风情。临江茶与秀美的高洞河相邻,山水美景与传统文化相融交织,别有风趣。美龄歌舞演艺厅里民国经典歌舞表演红红火火,重温着民国舞厅的浪漫情调。黄埔训练基地,武器俱全,枪声不断。儿子叫嚷着要打枪,我们买好子弹,让儿子过足了枪瘾。身临其境民国政府、国民党中央党部、重庆保密局、八路军办事处、交通银行……,这些在电视剧里见到的画面,使人如梦似幻,思维错乱,恍惚中是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中的一份子。
游览民国街后,我们又坐大巴、换轻轨,去洪崖洞。在地铁站出口,我们偶尔遇到了重庆穆斯林大厦中的清真火锅店,女儿、儿子吆喝着要品尝重庆火锅。于是,排队等候,品尝美味。走出火锅城已是夜幕降临、灯火通明。女儿导航后说,解放碑、洪崖洞就在附近。于是,我们徒步走去。重庆的夜晚车流不息,流光溢彩,交相辉映,簇簇璀璨,简直是是一幅流动的画,一帧立体的景,一首迷人的曲……撩人遐思,动人心魄。
不一会儿,来到位于渝中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的解放碑。据介绍,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解放碑最初落成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建题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这里高楼大厦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百货商店、影剧院、歌舞厅、副食品市场、书店、宾馆、饭店等鳞次栉比,一应俱全,观巴渝风物人情,尝地方名特小吃,妙不可言,乐此不疲。
山城的街道一层层的,不是一般的陡,公交车爬坡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山坡之路连接着楼层。只见轻轨列车穿行在高楼房间,五层中间建了停车站,正因头顶有轻轨、楼梯叠坡道,才使重庆如此神奇、如此美丽。导游说,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来到洪崖洞,只见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古色古香。建筑轮廓被灯笼和彩灯照亮,各色美食的轻烟飘散进夜空,每条街道热闹非凡,仿如一场美丽的幻梦……
我们在习习江风中赏山城秀丽夜色,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沉醉在巴渝地区最古老的吊脚楼建筑风格和灯火通明的醉人美景、梦幻仙境之中。
坐上观光电梯,在吊脚楼俯视,沿江美景尽收眼中,长长的索道缆车临绝顶空,高高的桥面轻轨呼啸而过。沿江四岸的万家灯火与繁星交相辉映,高低不同的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灯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两江水里,就像跳动的音符,整个城市仿佛就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水上浮宫。
别样的重庆,别样的感觉,别样的心情,别样的认知,大美重庆,如梦似幻……
心自飞花寻梦音
文/悠远山歌
南方的冬天少去了往年的寒冷,在冬季的最后几天,气温居然高达二十五六度,冬如夏季,动步汗涔,一态反常的天气,使人迷惑,使人显得那么不适时宜。或许是习惯了在冬日里感受那种萧瑟和凛冽,使大地在安详中蕴育一份严谨,静待蓬松的土壤开出新嫩的生命,静候漫天飞舞的雪花,我虔心的祈盼。
念想总事与愿违,于是在最后的冬季少去了往昔的浪漫,也凋落了莫名的惆怅和失落。
在春节的歌舞升平中,春天就这样如期而至。人们带着愉快喜悦的心情带着新年的祝词互相恭贺马年大吉,马上有钱,马上升官,马上福喜临门,马不停蹄走亲访友,着实热闹非凡。年味的情愫在春天播下了幸福的种子,带着一份灿烂,带着一份向往,带着一分收获,带着一份满足,走进了春天。
于我而言,理所当然喜爱春天,因为我知道,春的萌动万物苏醒也是百花妖娆竞相开放绽放属于春的诗篇。
而我任然守候固盼着属于心中的一番净洁,时刻翘首,时刻期见,那一份留守心底的爱恋。
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在初春傍晚时分敲打着瓦檐,舞动着梦的呓语把我从睡梦惊醒。我迫不及待披上棉袄,凭窗伫望,只见流泻不断细如珍珠的雪豆在对面的青瓦上跳跃舞蹈,晶莹颗粒似幻似迷仿佛是带着古老的印记在一笔笔素描的画像,又像是空灵的语言我行我素素染一具瓷器,把青青的颜色慢慢涂抹成一旷无垠的洁白。这历久的企候终不失内心深处的渴望,就这样傻傻的望着,呆呆的想着,忘却了寒冷的朔风一丝丝灌进我的衣襟,眸子的深处尽是思绪翩跹,放飞在那个无尘的世界。
我张开怀抱簇拥着你,你打开心扉容纳着我,我只想寻觅在无尘喧嚣的世界放飞心绪,早春,是不是花丛锦簇?今天我想在旷无人际清幽流湲间弹拨一曲恋歌,在空灵峡谷中尽情释放自己,在山的伟岸面前挑战懦弱的心怀,淋漓尽致展现独特的自己,你能否看见?是否听见?
站在公交车路牌下,看着宽广的城市马路,昨夜的雪一丝丝融化,只有零星雪豆一抹抹还残留在街角角落。顿时,心生伤感,只想早早离开城市去到哪一方飞天漫雪之地。
驴友相约去看冰挂,这是我第一次出行,当然应其中一位要好的朋友相邀,我不是旅行家,更不是驴友,看雪的目的恐怕只有自己潜在内心清楚,一为盛情难却好久不见,二为心情,三为情缘,至于有没有冰挂那就要看上天的眷顾了,我独自这样想着。
车环资水公路盘旋,约一小时后在辖区新邵县的大新乡停下,抬眼望去前面一座座高山耸立,远处山脉起伏重重叠叠将最高的山峰隐匿在烟雾云霭中,由于山区结冰,盘山公路也就无法使车行驶了,只好下车和驴友们徒步前行。
驴友说铜鼓岭海拔一千三百米不算很高,但在结冰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跟着前面的人走,队伍不要拉的太长,以免出现意外。话毕,驴友们一个个穿上钉鞋套,套上护套。而我是个门外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准备,只带了一拼矿泉水,暗想,没有装备,为心中的目标,为远处祈盼的心灵,我一定要攀上山峰!
登山之前,好友看着我没有装备,就把鞋钉给我穿上,早晨的空气湿度很低,沿山路曲曲弯弯行进,一路山风刮过,卷起冰雪打在脸上滋滋生痛,行至半山,天空下起了雪绒,它飞舞曼妙,素素净净落在我的头上,落在我的身上,片刻上衣覆盖成洁白的装束。放眼望去,空旷的山谷披上一层层银装,黄土、枯叶被裹上白莹莹一色,青松、竹林一一被雪压弯了腰,此刻的韧性和刚毅无不被雪的降临雪的柔润感到惊叹,以至感叹大自然的工笔有着浑然天成融入奇妙的景象和壮观,美轮美奂,美妙至极。
走了一程,老驴友开始脱衣服,说:“大家不要待到出汗了才脱衣服,以防着凉。”这真是经验之谈,受益匪浅。我赶忙放下包袱,脱掉一件毛衣,收起行囊继续向上。
约两个多小时,来到一个村庄,说是村庄其实只有七八户人家,在半山最高处的那户人家落脚,我们卸下行装招呼老乡,应声老乡从木房走出,后面跟着他的老婆和一个娃娃,老乡认识我们当中的一个老驴友,大家拉家常无拘无束开心地聊了起来,老乡的老婆赶紧在原始的灶炉升起来火,看着一堆堆树枝干柴递进炉膛,欢快的噼里啪啦声在寂静的山庄绘出甜美的景象,真是暖心的村庄暖心纯朴的老乡。几个女驴友从包中拿出一些糖果饼干还有水果递给那娃娃,娃娃生生地躲在男主人的身后,我的好奇心在那刻驱使下,从她们手中拿起几块饼干塞在娃娃的手中,娃娃生硬地握紧小手不曾张开。我笑笑的说:“几岁了,吃吧,别怕!”在娃娃爷爷肯许点头下,那娃娃接着了我们一丁点的爱意。看着娃娃招人喜爱的模样,看着那一双清纯的眼睛,我的心总有莫有名状的心疼,或许感慨孩子对未知世界的认从,也或许是封闭的山村使他保留着世故代代的相传不曾脱离的本质吧!
在温暖的木屋,大家吃了两碗鸡蛋甜酒,又开启了登峰的里程。
沿着峡谷往上攀沿,路愈来愈狭窄,丛林密布遮掩小路,不仔细辨别是无法分辨上山的路径,雪压着树枝低垂,紧紧挨挨只能匍匐慢慢前行,被雪覆盖的杂草时而平坦时而坑坑洼洼,深浅不一,有时看上去平坦,踏上去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知走走爬爬行了多久,但听见头顶上方哗哗水响,溪水潺潺,滴答着欢快的节奏,好不容易拐过几处弯道,爬过几处丛林,在稍开阔的地带眼前横亘一条沟壑,溪水有声,人有情,喘喘气,原地小歇,聆听一缕纯清,感受清澈透底的韵律。拍拍照,享受人与自然的亲近融为一体,多么的亲昵奇妙,多么惬意的美好。
领队的驴头不等大伙久休,紧紧催促,我们知道在雪地不能久久逗留,如果不运动不活络筋骨,是会冻伤或受寒的。此时虽已疲惫还得打起精神跟随领队另辟蹊径。
爬了两个时辰从另一条路上山,路更加崎岖,我们几乎是一步步爬行,回头望望,已置身山崖边沿。天空飞舞白雪,悬崖峭壁下烟雾缭绕,四周白雪皑皑,枯草上凝结一根根冰棍,开阔的地方一眼望去成了冰的雪原,高矮不一参差不齐的树林都披上了厚重的素洁。
我知道自己从小就有恐高症,此刻的我浑身发抖,也从未爬过这么危险的地段,更别说是爬雪山,也许是驴友们看出了我脸的苍白,也或许我在微微颤抖吧?他们大声说道:“别看下面,抬头看上方,贴着悬崖里面慢慢走,慢慢走。”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一步一步爬上了山崖。
山崖是平坦的,驴友搀扶我坐在一块石头上,没有过多的言语,可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激在心海翻滚,是鼓励,更是为突破自我,我走过了最后的二十几米的生死距离。
望望上方还有一百多米就到达山巅,脑海突然闪现了杜莆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是呀,回望走过的历程,一路上的确看见了几只黄鹂在树梢上跳跃低鸣,卿卿我我,我不曾打搅它平静自在的家园,我喜欢静静的看它们翩跹起舞,舒展柔美的身姿,可雪的韵律和雅姿,在一途中静静地落在了心田,我想,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那不过适宜的等待,雪,是永久的,是这一世我再也无法抹去的痕迹!
凉飕飕的山风还在肆无忌惮掠刮,雪还在空灵旋舞,我顶着风雪踏上了山巅,回头脚下的痕迹,这有我许多素不相识只有一面之交的驴友,友谊却是这样的纯粹,我只知道他们的网名叫,宝庆论坛的坛主一号、叶子、道子、兔子、清扬等,还有一些我叫不出的名字,可他们的为人态度和乐观精神无不感染着我,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挑战了自我,也挑战了我的极限,回首放眼,风光无限,好美的雪原!
山丘的一草一木就这样静静定格在我的世界,怀抱这上天恩赐的洁白,飘飘洒洒的妙絮,是这般充裕,把大地素染无尘的洁净。我站在飞雪的高山,从不选择,只为心抵达的地方,站在铜鼓岭的山巅,我嘶心竭底呐喊:我来了,为心的旅程,爱你——雪——雪山!你有没有听见?
雨中寻梦
文/凤凰城之梦
稍微对中国历史有点了解的人,对中国文化有点接触的人绕来绕去总是离不开她,她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写有光彩夺目的一笔,在中国文化的坐标中留下浓装重彩的一点,她是我们自儿时起多年来就一直追寻的一个梦-西湖。
就这样,我上路了,去寻梦,雨来了,在雨中上路,撑一柄油纸伞,虽没有苏东坡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的闲情意志;没有白居易“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的洒脱不羁;没有杨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疏朗胸怀……却也有自己的诗意,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天地!
寻梦的起点就是雨,说明上天对这个梦都格外的眷恋,梦的一开始就醉意朦胧!说是寻梦,在一种更深的层次上不如说是去膜拜,因为这湖水淹没了太多“才华横溢”的大师;谱写了太多“断桥残雪”的动人爱情传说;歌颂了太多“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爱国故事;承载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史;沉浸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归结!因为这个梦程量太深,承载的文化也太厚重,已经升华为了一种宗教,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西湖具有某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所以只能是顶礼膜拜了!
从粗犷豪放的北方初来乍到婉约别致的西子湖畔,到站也是雨,也许只有雨的笼罩,才能展示西子的妖娆妩媚;也许只有朦胧的雨才能衬托江南天堂西湖的独有内涵与气质!!!淅淅沥沥的小雨弥漫其中,每一株娇嫩的叶子仿佛都能挤出绿绿的水来,每一处山水好似都能荡涤处“诗情画意”……
从白堤起步,漫步至残桥止,深处西湖之间,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爱国忧民、爱情故事、高士隐退、神妖传说、儿女私情以及为国而亡的荡气回肠故事;湖光山色溶溶荡荡摇漾期间,花间柳影摇摇曳曳荡漾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历史文化浩瀚缥缈熔铸期间,人文情怀关心体贴融合其中,都随着金山寺启人心智的厚重钟声传入大街小巷和山水花树之中,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雨中寻梦,厚重的历史人文文化,鬼魅多姿的山水景色,叫我这个处于朦胧之中的人一时难以消化,须得慢慢的寻觅,陶醉其间。这让我忽而想起,古代先哲对大注释家郭象注解《庄子》的经典评论是,不知是郭象注庄子亦或是庄子注郭象。那我今天在朦胧的雨中寻梦,真也不知是我在雨中寻觅西湖的梦或是我在雨中西湖的梦里……
同是天涯寻梦人 都是寻幽探秘客
文/蔡朝坦
家乡有条清水河,它的源头在哪里?问过许多人,都不清楚,早就想亲自去探寻一番。
2003年暑假,寻源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我和一个同事从街上打车按大方向出发了。过北庄镇大黄岩口就进入河北兴隆县境了,路立刻变窄,全是土路,常常是在半山腰上,下临峭壁,上不见天,同事和司机都有点害怕。我鼓励说:没事,咱们不走回头路,一直到兴隆县城再从那边绕回来。偶尔见着几户人家,倍感亲切;到刘寨子见有摩托,还觉新鲜。这里太闭塞了,然而这里的空气质量绝对是一流的,粮食蔬菜绝对是绿色的,长期生活在这里,远离红尘的纷纷扰扰,肯定会健康长寿。
这条山谷约有六七十里长,尽头是北双洞村。源头肯定在这里!因为翻过山,水就流向别处了。停车打听,清水河的源头竟在一户人家的饮水井里!井深不足五尺,水从井里溢出,再渗入地下,再从下面的村子翻上来,所以这个村子就叫翻水泉子。舀一瓢喝,甘甜爽口,凉入心脾!这里的人更是朴实厚道,从一家小卖部买瓶啤酒,给两块钱说不用找了,小姑娘坚决不答应,瞪着纯真无邪的大眼睛说:“就是一块五,没有两块这个价!”
到了兴隆县城,请司机吃顿饭,又给加点钱,可是要欠着,因为同事说顺便去大连。我怕钱不够,他坚决不听。司机开空车回去了,我俩住下。次日凌晨坐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车行慢得像蜗牛,逢站必停,急得我心如火烧。我说:“绝对不能再去了!也不知何时到沈阳,用不用再住店;更不知沈阳距大连有多远,还需要怎样的周折,如果钱花光了,沿街乞讨可就惨了!”我俩从承德坐火车返回到平泉县城,可是平泉开往北京方向的火车汽车都没有了,真烦人。更烦人的是两个妇女从火车站到汽车站,从汽车站到火车站,像狗皮膏药粘在身上一样,非忽悠我俩去她们旅店休息、住宿,直到我俩躲进饭店才算甩脱。等到下午才找到一趟火车,又返回到承德,再从承德坐汽车返回,到家已是午夜了。
这次寻源比较辛苦,尤其是中途转向打算去大连更是啼笑皆非,这是一次怎样的旅游啊,钱没少花,大连的影儿都没见着,尽在旅途上游荡了。
听说清水河不止这一个源头,时隔两年,还是我俩,又去寻源,这次可比上次有趣多了!
还是按照大致方向,到北庄镇换乘去兴隆的班车,司机问我们在哪儿下车,我们问他清水河的源头在哪里,他也不知道,那就瞎蒙着到前苇塘(还是大苇塘?记不清了)吧。下车后逢人打听,都说不清楚。后来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给我俩作了详细的分析:若是雨季,我们这儿就是源头,因为再往前走就是分水岭了;若是旱季,我们这儿没水,算不上源头;若说一年四季都有水,那就是“塞北第一泉”了。我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决定去“塞北第一泉”。退回三四里,见着广告牌,大步走去。
真是别有洞天,眼界大开!
在这条幽深山谷的尽头,有一大山石,山石的根部有一缝隙,泉水从这里不停地流出,注入下面的浅潭,潭底满是红白色碎石,非常洁净,有近百处冒水泡。潭下不远处又有一石,石缝中又有泉水涌出;石下又有一潭,有五六处冒水泡,名“连心泉”。两泉两潭汇流一处,大约就有四五个水龙头同时打开的流量了。这是真正的大山深处的水,与地表旱涝无关,水凉得扎手,清澈得在照片上根本看不出!
多喝上几口吧,多带走几瓶吧,哪里卖的矿泉水能与这塞北第一泉的水相比呢!
后来我把这鲜为人知的绝妙去处告诉了几个哥们儿,我们开上车拉上锅碗瓢盆鲜鱼酒菜专程又去玩了一趟,在这山高林密水凉的幽谷中野餐,真是爽极了!路过的游客,我们都诚邀过来喝上一杯聊上几句,因为,我们同是天涯寻梦人,都是寻幽探秘客。
寻梦西湖 凝望长江
文/北镇有木
北城琉璃月,苏堤柳岸,烟雨中是否看清许仙走过的断桥?静水中是否浣过西子的轻纱?她说,冠玉伫立江边,我却早已忘记。
南城柳絮雨,三峡星河,碧茫间是否还留得下谪仙乘过的孤帆?江尽处义山看到沉下的那颗晓星是否还在?他说,伊人在水一方,我竟未去留恋。
她轻掩面纱,仍遮不住肤如凝脂。她双目如墨玉,低眉间,温柔了岁月,蒸发了喧哗。她长发及腰,泻下了几世繁华。就连拂起她面纱的风,都舍不得离开,轻轻陪在她身旁。
他玉冠束发,面如淡玉,儒雅却不文弱,眉宇间甚至还奔放出一江不羁。他腰间佩玉,身姿挺拔,神武却不狂放,眼中甚至淌出一湖柔情。就连闯入他视野的星辰都不曾走过,默默追随在他身后。
她常问湖畔柳树,柔情至深是什么?是林深见鹿?还是海蓝见鲸?柳树摇头。是你,你早已把所有柔情煮成了茶。
他常问江边巨石,远方更远是什么?是西北偏北?还是东南更南?巨石摆手。是你,你早已把不及的远方焚成了香。
她喜吟清词丽句,逸远,不近烟火人家。婉约愁情在微启朱唇时发出柔软的光亮,飘零在未央的长夜中。
他好诵雄词佳句,奔放,直逼火树银花。雄奇瑰丽在微闭黑瞳时散出咄咄的气息,散落在萧瑟的秋风里。
她听闻,远方有男子,影有高山,雄才奔放,不羁旅途中,从未有人作陪。她轻笑,却也好奇,于是记住了有这样一个喜爱远方的男子。
他听闻,远方有女子,目含流水,丽句婉约,冷清闺中,从来独处取乐。他微笑,却也纳闷,于是记住了有这样一个满目柔情的女子。
她想有一个他一样的知己。
他也想有一个她一样的知己。
西湖,宛如蛾眉,相逢在山水间,原本淡然的心,却被吹起层层桃花浪,即便只是偶然,也会爱上一朵牡丹的欢颜,一剪流光的浪漫。
长江,惊才风逸,邂逅于骇浪中,原本寂寥的心,却被漫过阵阵桂花香,即便只是无意,也会聆听一指瑶琴的旋律,一味岁月的沉香。
思想如注,注如月,月如年。
潮涌起伏,伏如海,海如音。
游子曾说西湖,我只是你千万过客之一,而你却带给我千万种留恋。今生,也愿做一个心性淡薄的雅士,锦时清简,情系山水,心若空明。
游子曾说长江,我只是你千万青丝之一,而你却带给我千万种思绪。今世,也愿做一缕荡漾熏风的炊烟,苍老阑干,情牵烟波,梦归清寒。
思,乡愁如注。悔,暗香无路。
西湖说,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长江说,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西湖说,我的泪,打湿了你的衣襟,你的容颜,若诗若水,君为之倾倒。
长江说,你的泪,浸透了我的初心,你的回眸,如梦如幻,卿为之驻留。
西湖说,你是我生命的一抹幽蓝,是忧郁,是凄美,是迷离。
长江说,你是我生命的一叶轻舟,亦飘零,亦相伴,亦执念。
西湖说,你我相隔沧山泱水。
长江说,我守你到白驹停蹄。
寻梦秀水峪
文/贾宝云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是并不难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细节。
对一个地方,也是这样吧。
忘了是哪一年来过秀水峪,也许是两三年前的夏天吧,之后一直觉得,秀水峪是我遗落的一个梦。
是它石砌的破败的小桥?是它山间缭绕的云雾?是斜射在密密松针间的五彩斑斓的阳光?是摇曳在溪水旁、寂寞开放的不知名的野花?
是,也不是。
这一次我又来了,和摄影协会的几个好友。
夏日的燥热正被时光吸附,露出强弩之末的气息,秋还在赶来的路上,这个时节,处处都透出一种不嚣张的热力,满眼却还是一片浓碧,溪水在杂草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近前来,有寸许的小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我想起上次来,看山里几个孩子在水里捉鱼儿的情景,鱼儿鱼儿,可还识得故人面?
我常常在夜幕降临,下班的路上,看着那些明明暗暗的灯火,那些忙忙碌碌的人群,不知道拿什么来慰藉自己的苍凉。许多人拼劲全力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我只想掩着一颗被炙痛的心,躲开这滚滚红尘。现在施施然走在幽曲的山径上,明净如缎的晴空,飘着扯絮般的白云,脚下伴我们的是不绝如缕的潺潺的流水、枝缠藤绕的树木、清脆的鸟叫。我的心被那样原始的幽静的气息熨帖得静如春水,我暗暗庆幸,庆幸这里还未被开发,几乎还是几年前的样子,那望不到头的松林,依然如一片绿色的深海,那个潭,还是绿得那么如梦如幻。那大片的石头还是干净得让人想流泪。就连石缝里斜逸出的野花,还是摇荡着那样一点野性的风情。我痴想:细雨中的秀水峪,或者微雪中的秀水峪,定有另一种摇心动魄的风姿吧。
如果是下雪呢,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仅是想象,已经令人心驰神往,那样的天气,最宜一个人走在峪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寂寂的天地间,在寒冽的空气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成为自然地一分子。这,又是秀水峪留给我的一个梦么?
沙粒的寻梦之旅
文/方欣然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上,无数颗沙粒静静地躺着,沉睡着、沉睡着……
几百年过去了,一粒沙子苏醒过来,他艰难地爬出沙堆感叹道:“我终于醒了,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可真好!”它向四处张望了一下,说:“我再也不想呆在这荒芜的沙漠了,我要去寻找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它慢慢滚动自己渺小的身躯,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沙粒本想继续滚下去,小溪却说话了:“沙粒我可奉劝你,我是很深的,你若想穿过,只有死路一条!”小溪原本以为沙粒会退缩,却没想到沙粒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坚持我的梦想,勇往直前,谁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沙粒迎难而上,滚进小溪。
突然,沙粒呛了一口水,差点背过气,可它很快克服了心理恐惧,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不怕,我要追寻我的梦想。它猛地一使劲,居然飘起来了,湿漉漉地爬上了岸。刚刚那一番挣扎消耗了沙粒很多力气,它筋疲力尽,又一次沉睡了过去。
等它醒来,已是来年的秋天了。它突然想到下一季便是冬天,沙粒振作起精神,继续赶路。这一次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草地。
小草轻蔑地斜望着微小的沙粒说:“沙粒,我劝你还是放弃吧!这次你不可能像小溪那样顺流而下,我就像一座座险峻起伏的山峰,你怎么可能逾越?”沙粒听了小草的话什么也没说,不畏艰险继续前行。
它从这片草叶滚落到那片草叶,起起伏伏,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它梦想已久的地方——喧嚣的都市。沙粒望着高楼林立的城市感觉自己太渺小了,不过当它觉得自己能成为钢筋混凝土的一部分,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呐喊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梦想的向往。
在轰轰的水泥搅拌中,沙粒第一次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心中默念:只要坚持不懈,追寻梦想,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