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文章(精选10篇)
远方
文/玉烟
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周末。
因为自由,一切均可掌控,于是时间便过得缓慢。
窝在沙发里看书,闲散而又安静。
是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第二遍看这本书,以前是不把它作为好书标记的,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而是因为--太好。太接近真相,便过于残酷了。
那时还年轻,不想或者不甘心接受,所以便不把它当做好书,其实只是不想要自己看第二遍。
那些由爱到不爱,由年轻到老去的过程,是不可以细看的,一看便要遍体寒意,直生出生之恐慌来。
封底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终究,是不爱了。"
要发出这感慨,心境是该有多荒芜。
我尚未老去,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找到出路的恐惧。
如果一个人活得时间太长,即使不智慧,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见过、经历过,能继续上升的空间已然很少,也无法再去追求什么东西,这样活着或许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就好比我今年29岁,我忽然开始不太喜欢看小说,更确切地说,是无法继续喜欢看仅仅讲故事的小说,我要看作者对人生的探索和讨论,我要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出路。
此时此刻我忽然很庆幸自己的不聪明,因为不聪明,于是有很多难题就可以在别人那里找到答案,而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对着一群智商和自己相差太多的同类,孤独又无助。
花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长安乱》。
是很轻松的书,但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韩寒是想讲点什么的。
结局的指向是悲伤。
潜意识里我是喜欢悲伤结尾的,至少一本书该让人觉得惆怅,这样才意味深长且意犹未尽,但好像我已经逐渐无法承担起悲伤。
愿望总是容易破灭的,但人总还是要活下去,要往前走。
在过去的近几个月里,一直都非常忙,忙到没有时间记录、总结和思考。
眼前事物纷繁缭乱,内心却枯寂如死。
我是要怎样地催眠所有的感官和内心,方能忍受当下的种种。
有时夜晚辗转反侧,愤怒、无奈、哀伤,觉得被一股强大力量所控制,想要毁灭眼前的生活,若生活是一面镜子,我必狠狠将其砸碎,可惜它不是,它是一面虚空。
你将拳头挥出,只能触及空气。
于是连对手都没有。
我只好刷一下微博,看看这浮躁的世界,浮躁的人们,浮躁的生活。
然后等到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去上班。
过大的工作量让我不断地忘却,忘却。
空闲的时候,会想念那一面海。
那些独自在海边度过的时光。
活着总是需要一些寄托,这比所有的感情都重要。
我的寄托是远方。
所以在海口的时候,我时常去偏僻荒凉的海边。
夜色浓郁,杂草丛生,空无一人。而目光所及的远处,偶有迷离亮光,我想,应是夜航船,载着一些人的希望,驶向远方。
这便是海口的好处。
可以看到很远很远,可以走很久很久,看不到人。
而不像杭州,铺面而来的是各种面孔--陌生的,被迫虚伪的,无法触及灵魂的。
置身其中,就想要找一个出口,落荒而逃。
大概很久以前,我也不曾想到,我会活得如此潦草,如此粗糙,如此浮躁。
内心明明已是山穷水尽,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我的柳暗花明。
去过一些地方,经历过一些人,就如同见过草原的马,野得再也不是笼子可以束缚住的。
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尚未清晰,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向远方。
远方。
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心态
认同的观点:锁事中孕育着伟大的种子。那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往往更有可取的价值。在琐事之中尽心尽力,能展现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去干好大事。
年轻人需要尽快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许多浮躁的人都曾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和抱怨。他们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其实,机会就在每个人身边,只不过,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光不愿俯视手中工作的细节的人,在焦虑的等待机会中,度过了不愉快的一生。要尽快学会摆脱浮躁,用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联系实际:工作中,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学习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验,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平凡琐碎的工作,很多时候会让人浮躁。特别是处理日常事务时,每天都会重复做同样的工作。每天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小的矛盾,很细的问题。但是还是要认真去对待,因为每一件小事,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发生的情况不同,解决的方式肯定也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答案是一样的,但是说明的方法肯定有区别,因为学生的接受方式不一样。如果心态不好,做事浮躁,那么,也许就会很机械的应付工作,以及很简单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工作,看似琐碎无头绪,其实都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考验。用平静的心态,拒绝浮躁的工作态度。
反思与重构:每一件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力争高效的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领导的笑脸,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从小事开始,锻炼意志,增长智慧,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你面对小事的心态,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以小见大”、“见微知着”,通过从做小事开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赢得认可,在不远的将来你肯定能赢得干大事的机会。
也许现在它和你目前的专业不搭界,对你的职业没有直接帮助,但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促进你事业的进步。机会不会降临到毫无准备的人身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有人能抓住,而大部分人却抓不住。用平静心态做好工作中的小事,就是为自己创造了机会。而且在你为机会来临做准备的过程中,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
浮躁的时代,肤浅的爱情
漂过了一座座陌生的城市,看淡了一件件熟悉的往事,我,潸然泪下。
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个原原本本的我。
时代的步伐告诉我说,现在的爱情就是这样,要试过,才懂的。
青春的步伐告诉我说,将来的爱情就是那样,要走过,才明白。
有很多很多的那一刻,我彻底迷茫了。要怎样才算爱,要如何才算真。
岁月如歌,青春似水,停下好好想了想,原来我还是我。
变幻不停的只是那肤浅的爱,潸然而下的只是那悄然而落的泪。
浮躁的时代,我彻底的迷茫了,也失望了,不是我不爱了,而是我不敢爱了,一次次的谎言欺骗。一次次的歇斯底里,一次次的无可奈何,自己早已满身是伤了。
随风而去的泪,随处可见的伤,让自己早已麻木了,我独自的前行,独自的彷徨。
如果有轮回,我在轮回等你,如果有来世,我在来世等你,如果有今生,我还在今生等你,从未走远。
如果没有了如果,我会把我的爱,我的心深深的埋葬。
浮躁的时代,用我肤浅的爱情,无力的诠释着,深爱你。
借着这无力的字眼,请把我的爱,带往曾经。请把我的心,带往远方。
当爱变成一种痛的时候,舍弃已成为唯一的选择,那么我选择停留在有你的时光。
闲看花落时
文/429紫晶
淡粉色的花瓣飞落,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像一场如画的江南烟雨。在这场丝丝点点的江南雨中,携一杯香茗,细细品味茶香与花香,倚立树旁,闲看花落……
闲看花落,不是一种做作,而是静心心净的释然,是淡定看待人生的态度,大起大落,大风大浪,大喜大悲,静下心来泰然处之,方是人生真谛。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起起伏伏,就像一个早已设置好的圈子,限制着人们的身心。在这个圈子里,有些人浮躁地沉沦了,成了现实的奴隶,被现实左右自己,左右着自己原本平静的心,再也没有从这个枷锁中逃出来。而有的人凭借自己看透红尘的释然与历经风雨的淡定泰然处之,心灵慢慢地从圈子里飞出,飞进了所谓的极乐世界。静心淡定地面对人生起伏,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才是一种真正的成功!
犹记得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看待人生未免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淡定吧。有的时候,面对太多起伏,我们会习惯性的变得浮躁,习惯性的失去了自我,习惯性的选择逃避,可是,我们在一生的忙碌中,却忘记了歇脚,忘记了静心,因此成了雾里看花的局内人。浮躁的雾包围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不清社会与自己。逐渐成为了浮躁的牺牲品。为何不在这浮躁的雾里走出来,沉淀一下自己浮躁的心,慢慢地品味这种人生起伏与悲喜,为它们画上圆满的句号。
哲学上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六祖惠能在唐仪凤元年正月初八到了广州法性寺,正赶上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幡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个和尚说是幡在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惠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虽然是唯心主义,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心的动静会影响到人。静下心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动的,就像淡定了的人是不会感受到起伏的苦痛与无奈一样。试想想,如果一个人淡定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他,还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他前进的步伐呢?毫无疑问,淡定是人生成功的一块基石。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但是也决定着人生的一半成败。
所谓“淡定”,就是静心地面对人生的起伏。不过分奢求为“淡”,静心思考为“定”,因而组成淡定。人生有太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事情要经历,有太多的苦痛要承担。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狂,可以闹,但是大哭大笑疯狂打闹过后,留下的,仅仅是某一天写进脑海里的泛黄扉页而已。为何不静下心来,静心地去思考自己该做什么,静心地去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然后很淡定的处理这些所谓的起伏与风浪,最后,转身,微笑,离开……只有这样的淡定人生,才算是生命中真正的坦然!
花瓣一片片地落在肩上,淡淡的,柔柔的,香茗的味道渐渐变淡,在斜斜的阳光下,淡定过后,转身,微笑,离开……
关于剩女的爱情
文/lancy
人这一生中,之于爱情,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于父辈,他们是否对于爱情,有一个完美的解答!
我其实不是很懂,但是却是知道,对于爱情,无论是哪一辈人都有他完美的期盼,只是,有些败给了现实,有些激流勇进,却最终落下诟病。
而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八零后这一代人,似乎剩女剩男最火热,也就是这个时期出生的人。
我们碰到了这个国家最大的变革,也许我们是碰上了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所以我们颠沛流离,我们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或是在父母身边,却看着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所有的人变的浮躁不安,一切变的朝钱看!
于是,女生务必要找一个有钱的去嫁人,而男的拼了命的去挣钱娶妻生子,所有的人都开始变的势利,变的浮躁,变的面目可憎。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在期待着爱情!希望我们的爱是纯洁的,能够顺利的开花结果。
而这一切,是否在这个浮躁不安的社会能够顺利成行,却是一个未知数!
我有两个大学同学,同寝室,都是大美女,学历不错,家里条件也很好,如今却依然单着,早已经跨过了三十岁的门槛,却依然在等待着纯洁的爱情。有时候我都看着着急了,希望他们降低标准,希望他们不要那么倔强,适合过日子就不错了,我知道,在现实的冲击下,其实我们都在妥协,无论生活如何,我们却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棱角,可是他们却依然倔强着,可是却倔强的让人心疼!与他们而言,只想找一个人,没有那么浮躁,没有那么浮夸,学富五车,温文儒雅,可是,这社会早已浮躁自此,当真会有如此之人么?
而另外一个却是有些自暴自弃,是我们老板娘的女儿,国外留学归来,在市政府上班,只是今日却听说,好好的工作不要做了,却是跟一个离婚了,带着小孩的男人厮混在一起,当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诸如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来说,手头的人力资源确实有限,而与他们这些本是家庭富足,而又土生土长的人来说,人员自然丰沛,却不曾想,居然到最后叛逆自此!有些可惜,却不能发表言论!
这生活,最终其实是过给自己看的,好看,难看,抑或难受,不过是自己,冷暖自知!
夏至,夏逝
文/花无痕水无迹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百度百科
昨天晚上我在感慨天空的亮度时,家里人告诉我白昼已经在日渐缩短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夏至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从今往后,我就不得不面对更长时间的黑暗和日渐降低的温度。尽管在这样的天气里说这种话会让人感觉有点不着边际,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再过一两个月我就要在夜幕笼罩下吃晚饭,在凛冽的寒风中将外衣的拉链拉高一点,再拉高一点。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我是喜欢冬天的,因为喜欢那种在天寒地冻之中将自己牢牢包裹在厚厚的衣服之中的感觉,或者说,喜欢在寒冷的衬托下获得温暖的感觉,正如人饥饿时会觉得饭香,口渴时会觉得水甜,疲累时会觉得睡觉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越是寒冷的环境下越会觉得温暖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从身到心。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雪中送炭”,却未曾听到过“炎日来风”,即使自己想想的话,也能理解,在寒冷的冬天有人给你送上一杯热腾腾的的咖啡和在炎炎夏日有人给你送上一杯清凉的雪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就我个人来说,前一种更胜。
可是,幸福和烦恼总是形影不离。冬天的严寒让人生出对温暖的向往,就像从潘多拉魔盒中获得的希望,有希望,就会有失望。当梦寐以求的温暖得不到满足,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内而外的严寒。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会诗兴大发,爱上身边的一切。枯黄的小草,茕立的老树,漫天飞舞的雪花,还有裹在厚厚棉衣里的男男女女。这是一种痛苦,与没心没肺的幸福相对。
就这样,不知不觉,原本厌恶的夏天开始在我的世界里占下不一样的地位。原先的时候,我讨厌它的热,讨厌它带来的蚊虫,讨厌它带来的喧闹浮躁,可后来却恰恰是这些喧闹浮躁使我从自己复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它以它自己的力量强制我感受身边的外物,而不是再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说舒适安静的环境会让我乱想的话,那这种炎热浮躁就恰好为我带来些许的正常生活,不再为各种复杂的情感所困扰,有的只是激情和能量。
当这夏天又一次要逝去之时,我便开始害怕,害怕迎来新一轮的情感折磨;又有一些期盼,期盼新的创作源泉。这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不知所措。
等风来
文/吴红翠ai
一场大雨,是不是让这久以来的忙碌、浮躁、愤懑以及不安——尘埃落定?
每个人,每一天,遇到些什么事,谁又能知道?
每个人,每一天,是晴是阴还是雨,谁又能说得清?
我怎么能细数那成堆的琐碎呢?没完没了日复一日……但是,我们内心的浮躁却是不能没完没了不能日复一日的,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所谓的烦恼,仔细想想,其实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一抓一大把,一筛却都不值得一提。风光也好,失落也罢,这一天过去,都成往事。
我想在这个夏天的夜晚,沉淀自己浮躁不安的思绪,就像用我随身的木梳,轻轻梳理纠结成团的乱发,然后,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能如柳芽,如和风,如波光中轻轻荡开的涟漪……
我已不能说出对自己、对这一切的爱与恨,童心与快乐、忙碌与繁琐交织在一起……我喜欢穿着裙子,和孩子们一起,热热闹闹跳着春天的舞蹈,轻快活泼,像春天的柳絮飘扬蝶舞翩翩,我更愿意把我的内心写成安静的颜色,没有浮躁、没有抱怨、没有不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该扔的扔掉,该放的放下。而我自己,这个时候,只想“静静的、等风来……”
说静
文/季钰程
在这个喧闹的时代求静似一场黄粱梦。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让人们浮躁不已。
今年,《向往的生活》在湖南卫视热播,节目组用镜头记录了明星们“守拙归田园”的村居生活的点滴,节目主要表达了对逃离喧嚣、避开拥挤、留住内心宁静的向往,引发了无数平时步履匆匆的白领的共鸣。
现实生活处于工业化时代,只有“快”才能更高效,但我们为什么要提倡“静”呢?龙应台说过:“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智慧必来自于孤独。”这孤独旅客的行囊中,恰是满满的平心静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徐霞客踏遍千山成大道,边跋山涉水,边参悟人生,留下了一部《徐霞客游记》供众人赏鉴,他的静是面对茫茫天地的,只有素颜修行,才能参透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养生良方。当我们浮躁、狂妄、困顿、欲火中烧之时,需打上一针 “静”的强心剂,撇一把“静”的澄净剂,让发烧的头脑慢慢冷却,让骚动的心慢慢沉寂。
当然,习静并不必要逃空谷,也不必学佛家静坐参禅。在百忙之中,在尘世喧嚷中,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与闹相对,少了一份奔走疾呼的浮躁,多了一份深自缄默的智慧;静与闲不同,少了一份无所事事的慵懒,多了一份从容淡定的笃定。
静用禅语来说是入定,用俗语来说是安处。由静组成的词语都是散发着清香的,如娴静、幽静、静谧等。静,包含的不只是一份禅意,还有一份诗意。
让我心酸的雨
入夜的时候,空气闷热的让人透不过气,人们都在外边晾热,整个空气都显的那么浮躁。
不一会儿,闷热的空气里骤然起了风,一份舒爽马上让每个浮躁的心都静了!
随着几声闷雷,雨点犹如豆子般砸了下来,路上的行人猛然间加速了,在外面纳凉的人们也疯跑了起来!眨眼间外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雨一直就这么下着,让我睡着又醒来!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门口,抽着烟看着雨。昏黄的路灯让雨丝有了颜色,一种凄楚,一种失落的颜色,心里不由的酸了……
远离浮躁
文/清心居
远离浮躁,这是一个心灵修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心提升的再造结果。其实,如若用一句来解读的话,那就是:锻造精神空间。
有人说:服饰不能评定人品,但服饰却能装点人的外表。人活着,是需要一定物质来装饰的,但能够使人活得幸福快乐的必备条件,那就是:精神空间的充实。
俗语常讲: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但金子却一定是发光的。当今的社会,虽然多数人具有功利思想,但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漠视物质的东西,崇尚精神的东西,甚至于为了精神可以完全抛弃物质利益的驱使。
虽然这部分人与时代的潮流并不相符,也许有些幼稚,或许有些激进。但这部分人的思想却是极其纯洁和简单的。人和人之间很真诚,生活也很简单,更益于相处。主要特点就是这部分人在精神上极为充实,生活中充满着无尽的欢声笑语。
也有人说:当今的社会,功利因素压倒了一切的这种趋势,这就是我们感到极不舒服的地方。然而,若想不被其这种趋势所驱使或奴役,那就需要自身心灵方面的锻造与修炼。
虽然说,金钱、地位和名利,能够给人带来一时的快乐与满足,但它却不能给人们带来永久的幸福。有时,还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些灾祸。相反,如若自身心灵得不到更多的锻造与修炼的话,那就容易使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至使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感与快乐感了。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但改变一切的不仅仅是时间。西方哲人亚伯拉罕曾说:“历史上伟大的人,永远是那种自我实现的人”。
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丰碑的背后,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叹,更多的是留给人们的思索。与当今多数人那种追求功利的趋势相比,少数人更多的是留恋那种纯洁的情感交流、最为真挚的思想沟通、最为纯真的快乐永恒。
就像有些人常常提起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的情结所形容的那样: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吵吵闹闹,苏联电影搂搂抱抱……其实,这正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
针对上述所形容的现象,我们可以细细地去分析一下:露天电影正是当年童年中最为快乐的回忆。因为,电影中的生活跟当时的现实生活出现了不少的思想交集。反复的欣赏,来回的琢磨,那些精彩的段落,哪怕是几十年之后,仍然在一些人们的思想中反复闪现,以至于影响了无数人们的一生。
我们可以这样讲,那时候的人们比较纯粹。虽然说生活上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那时候人的精神比现在的人要富有的多,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指数比现在高。追寻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人们心灵上的充实。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上的丰富,多数人们的功利思想渐渐提升,而心灵的沙漠却正在逐渐扩大。故而,人们的浮躁情绪也正在渐渐占据着大多数人们的精神空间。
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诠释的话,说白了,人们浮躁情绪的背后,那就是心灵空间的“沙漠化”。换一句话来讲,也就是随着浮躁情绪的扩大化,内心逐渐变成了“空虚”,由此也就渐渐产生了浮躁……其结果,具体表现在人们生活幸福感指数的降低。
按照上述的理解,这样就容易使人产生逐多的“疲劳”感。如:欲望疲劳、审美疲劳、精神疲劳、思想疲劳,以及更容易出现一些带有时代潮流特征的现象来。如:欲望补偿、审美补偿,物质享受的补偿和精神享受的补偿,等等。
因此说,随着岁月的变迁,不断地有某些东西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也许是一件物品,也许是一种习惯;或许是某些说法,或许是某种观念。但它也必将给人们留下一种永恒,那就是:精神上的激荡与充实。
精神来源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上的享受,源于人们思想与文化上的底蕴多少。故而,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能够提升自身灵魂的思想素材。即使不是这样,那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细细地去观察与感受。即:留心处处皆学问,事事通达皆自省。
古人云:闲暇读书,其乐无穷哉。也可形容为: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其原理简言之:费尽心机,聚剑钱财,万金难买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