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古文赏析

关于古文中的年号·庙号·谥号的介绍

来源:秋雨露  编辑:qiuqiu 时间:2017-04-25 10:52:31 热点:古文,年号,庙号,谥号,介绍

我们学习古诗文时,经常会遇到高祖、世宗、文正等表示年号、庙号、谥号的词语,但是,有很多同学都搞不清楚年号、庙号和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年号 庙号 谥号介绍,快来看一看吧。

123456.jpg

 

  年号是封建皇帝为纪在位之年而建立的名号。在汉武帝以前,用甲子纪年,帝王都没有年号。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始建年号,称为“建元”。以后新皇帝即位,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称为“改元”。自汉武帝建元到清宣统皇帝退位的两千多年间,历代皇帝都建有自己的年号。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往往多次改变年号,也叫“改元”。历史上改元最多的皇帝是武则天,前后共建立了17个年号;其次是汉武帝,共建立了11个年号。明清两代实行一帝一元制,中途都不改元。例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等。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中途都不改元,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可以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玄烨为康熙皇帝等。

  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皇帝们先后建立了600多个年号。皇帝们给自己建立年号往往选用吉利、祥瑞的字眼儿,如天、元、永、建、乾、德、光、熙、福、顺等,以应“天瑞”,并借此来显示政德。在这些字中,使用最多的要算“天”字和“建”字了,都使用了六十次以上;其次是“元”字,使用过五十多次,。

  年号绝大多数是两个字的,如贞观、天宝、嘉佑、乾隆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东汉光武帝刘秀)、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唐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匡义)等;还有六个字的,如天授礼法延祚(西夏景宗李元昊)、天赐礼盛国庆(西夏惠宗李秉常)。

  年号是皇帝在位时自己建立的名号,而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议立追尊的名号。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等。汉代承其制,如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宣帝尊武帝庙为世宗庙等。其后历代封建皇帝几乎都有庙号。各朝代的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第二个皇帝以下一般称某宗。

  与庙号一样,谥号也是由后人议立的。它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或其他有名望的人死后,朝廷或亲友、门人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始于周初,秦朝废而不用,因为秦朝不许后人用褒贬的字眼来评论先皇的是非善恶;汉初又得以恢复。后来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奉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唐宋由掌管官吏考课黜陟的官员上报他的品行、业绩,太常博士作谥议,其有名实不符者,由给事中驳奏再议。明清两代定谥属于礼部。除朝廷给予的谥号之外,还有私谥。私谥是士大夫或其他有名望的人死后,由其亲友、门人等为之议立的谥号,如陶渊明谥“靖节”就是由南朝宋时的诗人颜延之私定的。

  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根据死者生前事迹选用其中某一两个字作为谥号,以褒贬其善恶。用作谥号的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褒义的,如文、武、昭、景、惠、穆等;二是贬义的,如纣、幽、灵、厉、炀等;三是表示同情的,如哀、怀、愍、悼等。春秋以前,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平王、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战国以后,谥号多用两个字,如赵孝成王、文成侯(张良)、忠武侯(诸葛亮)、范文正公(范仲淹)、武穆王(岳飞)等。

很多人对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都傻傻分不清,为此秋雨露网站特意为大家带来了古文中年号 庙号 谥号的介绍,欢迎大家浏览。